文化国际化和可用性.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6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文化国际化和可用性.ppt

文化国际化和可用性.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摘要1、引言2、方法这些焦点小组的活动进行一整天,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讨论会。在上午和下午的小组成员的组成是不变的。一个讨论会是针对可用性工程的,另一个讨论会针对跨文化可用性工程。讨论的目的是要列出目前采用的这些流程和工具,并从中总结出关于可用性工程和跨文化可用性工程技术流程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也希望从中找出最适用的、最有前途的方法和工具。为了确定出最适合、最广泛应用的工具箱,在参加者经历的基础上,我们采用了一种Delphi方法。首先,整个小组在新闻纸(newsprint)上写下所有的重要技术。然后每个参加者依次把他们自己列表上有的,但是总表中没有的最重要的技术给补充进来。由于他们自己列表上的是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技术,他们在补充的时候必须要说明为什么。条目的数量不能多于这个组中参与的专家的数量。小组中的其他人也要说明他们对于这个技术支持和反对的原因。然后大家选举,从最重要到最不重要打分(很简单,1分最高,5分最低,然后把所有分数加起来排序)。之后,每个专家有机会根据整个组的列表,调整自己的列表。专家们有两个选择:要么同意生成的列表,要么用证据说明在第一轮中没有采用的技术。最终开始第二轮投票选举得出最终列表。用这个方法,我们总结出三个国家中每个国家目前在可用性工程方面的6种方法和跨文化可用性工程的现状的6种方法。3、数据分析-中国3.1可用性工程过程第一个阶段是产品定义,是整个过程中最开始的部分。这个阶段主要完成产品的定义,包括特性列表、目标用户定义、商业目标、市场定位、将采用的技术和项目计划。通常在这个阶段使用的技术有焦点小组、访谈、问卷和竞争分析。营销和产品部门是主要的利益关系人。在用户研究/需求分析阶段中,收集所有的关于用户和场景的数据,包括用户特征、任务、环境因素、设备、文化因素、可用性目标、角色和场景。这个阶段的主要利益关系人是可用性工程师、交互设计师、营销人员、产品部门和技术人员。有的公司在此阶段没有营销人员的参与;用户研究的工作主要由可用性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领导展开。此阶段中,使用的技术有焦点小组、情境调查、访谈、问卷、可用性测试、竞争分析、卡片分类法、任务分析、角色和场景。在前面两个阶段的基础上,交互/视觉设计和评估阶段开始了。这项工作包括交互流设计、视觉设计、指南应用、信息架构设计和原型制作。主要的利益关系人包括交互设计师、可用性工程师、内容编辑和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参与这个阶段是为了确保技术的可行性。像原型制作、头脑风暴、用户参与设计,专家评估和可用性测试等技术通常在这个阶段使用。之后是开发阶段,技术人员、交互设计师和可用性工程师一起工作,使用可用性测试和专家评估的方法确保开发出来的东西符合设计目标。最后,在发布阶段,人们通常收集用户的反馈,包括任务流、信息架构、视觉细节、措辞和翻译、以及改进建议。可用性工程师把这项工作作为新版本的早期研究阶段。这里使用的方法有满意度测量、可用性测试、问卷、访谈和定性数据分析。主要的参与者是支持人员、产品部门和可用性工程师。焦点小组的这次会议的最后一步,是让参与者通过Delphi演练,我们确定出可用性工程中最合适和使用最广泛的可用性方法,如上表1。在可用性工程的会议之后,我们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了跨文化可用性工程会议。一些早先参加可用性工程会议的人也参与进来。最后,我们得到中国IT业的跨文化可用性工程的流程。虽然跨文化可用性工程和可用性工程流程基本一样,通过分析这些结果,我们仍然发现两个流程之间的区别。首先,在产品定义阶段,中国的团队一般不参与,产品概念通常由西方市场制定,然后延伸到其他市场;第二,在用户研究和需求分析阶段,这个工作通常由目标市场和当地团队完成,或者雇用一些当地顾问;在设计阶段,设计由中国完成,然后在目标市场收集反馈进行验证,并放入新的改进版本中;同样,中国团队在开发阶段很少涉及可用性工作,这些工作通常在海外完成;在发布阶段,中国团队跟踪一下,但参与很少的工作。通过参与者的Delphi演练,我们定义出跨文化可用性工程中最合适和使用最广泛的可用性方法,如上表2。可用性工程和跨文化可用性工程在主要流程和方法上没有本质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在各个阶段参与UCD活动的两个团队(中国的或者目标市场的)。至于可用性工程的起源,我们发现中国的一些国际化企业采用西方建立的国际化流程。一些企业采用被可用性业界接受的标准流程,并把他们本地化以适用于产品的开发流程,另一些中国企业只是把一些可用性流程加进他们现有的产品生产流程中形成所谓的以用户为中心。4、数据分析-德国在焦点小组会议之后,研究者绘制了由参与者总结出来的UE过程图,之后参与者又给与了不断的反馈。整个的过程包含8个阶段,其中有3个关键的反复评估阶段和3个关键的决策阶段。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