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1310 轴对称整章水平测试(2).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1310 轴对称整章水平测试(2).doc

人教版,1310轴对称整章水平测试(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斐斐课件园http://www.ffkj.net教育资源全免费http://www.ffkj.net13.10轴对称整章水平测试(2)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五角星是轴对称图形,共有___条对称轴.2.汉字中如“甲”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请你再写出五个___;26个大写英文字母有的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请你写出其中的五个___.3.如图1,BD垂直平分线段AC,AE⊥BC,垂足为E,交BD于P点,PE=3cm,则P点到直线AB的距离是___.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50°,则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__度.5.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等于5和6,则它的周长等于___.图3ECDBA图1ECDPAB6.如图2,在△ABC中,∠BCA=90°,D、E是斜边上的两点,且BD=BC,AE=AC,则∠DCE=___度.D图2BCEA7.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和高分别是5cm,4cm,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___cm2.8.如图3,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5,AB=6,BC=8,且AB∥DE,则△DEC的周长是___.9.如图4,在等边△ABC中,AD是高,E是AC上一点,且AE=AD,则∠EDC=_.图5EDCBAEDCB图4A10.如图5,在等腰Rt△ABC中,∠C=90°,AC=BC,AD平分∠BAC交BC于D,DE⊥AB于D,若AB=10,则△BDE的周长等于___.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如图6所示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图形是()A.B.C.D.图612.如图7所示的正五边形中,以AF为对称轴,则图中对应相等的角有()A.2对B.3对C.4对D.1对图7BFCDAE图8A.B.D.C.13.从轴对称的角度来看如图8的四幅图案,你觉得比较独特的一幅是()14.如图9,△ABP与△CDP是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且PA⊥PD.有下列四个结论:①∠PBC=15°;②AD∥BC;③直线PC与AB垂直;④四边形ABCD是轴对称图形.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D图9CBAP图10A.1B.2C.3D.415.如图10是一辆汽车车牌在水中的倒影,则这辆车的车牌号是()A.MT7936B.MT7639C.WT7636D.WT7936图11A.B.D.C.16.取一张纸对折后画上“E”,用小刀把画出的字母“E”挖去拉开,将可能得到的图案是如图11中的()17.取一张正方形纸沿对角线折叠后,再沿这个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对折,剪去含90°的角,打开后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此时有()条对称轴A.1B.2C.3D.518.如图12设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沿右图中虚线剪开后,能拼成下列四个图形,则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图12A.1B.2C.3D.4图1319.如图13,将一张正方形纸片经两次对折,并剪出一个菱形小洞后展开铺平,得到的图形是()图14OFECBA20.如图14,在△ABC中,已知∠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EF∥BC交AB于E,交AC于于F,若BE+CF=5,则线段EF的长是()A.6B.5C.4D.3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21.(1)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15的另一半;(2)画出图16中所有图形的对称轴.图17l图15图1622.尺规作图:把右图17(实线部分)补成以虚线l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你会得到一只美丽蝴蝶的图案(不用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3.两个能完全重合的三角板,可以拼出各种不同的图形,图18中已画出其中一个三角形,请你分别补画出另一个与其全等的三角形,使每个图形分别呈不同的轴对称图形,所画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可以有重叠部分.图19图1824.世界上因为有了圆的图案,万物才显得富有生机,图19来自现实生活的图形中都有圆,它们看上去多么美丽和谐,这正是因为具有对称性,(1)请问以上三个图形中轴对称图形有___;(2)请你再画出两个上面图案不重复的图案,要体现对称和美观.图21ANMBCA′A″B′B″C′C″25.如图20的等腰梯形中,两腰都等于1,两底分别等于1和2,请你用不同的方案,在下面3个梯形中各画2条线段,使每一个梯形都被分割成3个轴对称图形.(3)(1)(2)图2026.如图21,△ABC和△A′B′C′关于直线MN对称,△A′B′C′和△A″B″C″关于直线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