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五第十二至第十六章-经典通用课件材料.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9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五第十二至第十六章-经典通用课件材料.doc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五第十二至第十六章-经典通用课件材料.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单元评估检测(五)(第十二至第十六章)(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常德模拟)读咸阳—潼关河段河床的纵坡剖面表示图,完成1、2题。1.建设三门峡关键后咸阳—潼关河段河床的纵坡发生变化的缘由次要是()A.潼关河床抬高B.咸阳水位降落C.主流汇入水量增多D.人为取水量大2.据图判断,建设三门峡以后,以下地理景象中最可能发生的是()A.咸阳到潼关大力发展航运B.渭河涝灾增多C.潼关下游的黄河干流含沙量变小D.洛河的水速变快【解析】1选A,2选B。第1题,由图可知,咸阳—潼关河段河床的纵坡落差变小。建设三门峡关键后,由于泥沙在库区大量的沉积,导致潼关河床抬高,纵坡剖面的落差变低;咸阳水位降落是结果不是缘由;短期内,主流汇入水量变化不大,人为取水量变化不大。第2题,由于水位变低,咸阳到潼关发展航运条件较差;河床抬升,水流不畅,渭河发生涝灾的几率会增多;黄河干流的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率有关,与工程建设无关;洛河的水速可能会变慢。2016年1月26日,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授牌典礼在株洲(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芦淞区举行。株洲新芦淞白关(国际)服饰产业园大力承接东部沿海地区服饰产业转移,估计5至8年内打构成具有4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布辅料市场、400家以上品牌服饰企业、10万从业人员的古代化服饰产业智慧园区。据此完成3、4题。3.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服饰产业向株洲转移的次要缘由是()A.东部沿海地区土地租金、劳动力工资等消费成本高B.东部沿海地区能源枯竭,满足不了消费需求C.株洲服饰产业的科技实力强D.株洲接近国际市场4.东部沿海地区服饰产业向株洲转移将()A.增大株洲的就业压力B.推进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C.利于株洲产业结构的调停D.促进株洲生态环境的改善【解析】3选A,4选C。第3题,材料中阐明株洲新芦淞白关(国际)服饰产业园在标准厂房及配套装备、劳动力等方面具有优势,故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服饰产业向株洲转移的次要缘由是东部沿海地区土地租金、劳动力等消费成本高。服饰产业的发展与能源资源的多少关系不大;株洲古代化服饰产业刚起步,在科技实力上远不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株洲位于内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交通、地理区位上比株洲更具有优势,东部沿海地区更接近国际市场。第4题,株洲劳动力资源丰富,服饰产业需求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东部沿海地区服饰产业向株洲转移将添加株洲的就业机会;服饰产业从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出去以后,会增大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从而减弱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东部沿海地区服饰产业向株洲转移,将促进株洲第一产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添加该市轻工业在工业内部的比重,利于株洲产业结构调停;大量服饰产业转入,不利于株洲生态环境改善。(2017·江西联考)读图,完成5、6题。5.以下描述符合2010~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发展趋势的是()①煤炭不占重要地位②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降落③石油消费比重呈降落趋势④太阳能、风能等其他能源消费比重几乎没有变化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6.以下能促进我国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①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②加快产业晋级,进步重化工业比重③节约能源,进步能源利用率④结合国情添加煤炭消费比重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解析】5选D,6选A。第5题,由图可知,煤炭消费比重2010占70.5%、2015年占63%,地位重要;石油消费比重2010年占17.6%、2015年占17.1%,呈降落趋势;太阳能、风能等其他能源消费比重呈上升趋势。第6题,我国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次要从开源(发展新能源)、节流(进步能源利用率)两个方面采取措施。读我国西煤东送运输网络表示图,回答7、8题。7.西煤东送途经的地形区依次是()A.云贵高原-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B.云贵高原-两广丘陵-珠江三角洲C.横断山区-两广丘陵-珠江三角洲D.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珠江三角洲8.以下关于西煤东送对广东地区特别是“珠三角”经济区的影响的叙说,正确的是()A.促进了东北到华南地区交通网络的建设B.进步了资源利用率,促进东西部地区和谐发展C.缓解了“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的形状D.缓解了“珠三角”经济区的环境压力【解析】7选B,8选C。第7题,图示区域为我国的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区,途经地形区为云贵高原—两广丘陵—珠江三角洲。第8题,西煤东送到“珠三角”,可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紧张形状,煤作为能源对环境净化较大,会添加“珠三角”经济区的环境压力;促进东北到华南地区交通网络的建设、进步了资源利用率,促进东西部地区和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