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03 大小:3.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

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9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1基本原则及编制依据1.1施工测量是利用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对施工场地上地面的位置进行度量和测定,施测中,要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1.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1.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1.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1.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1.6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依据现行测量规范和有关规程及工程特点进行精度控制,确定精度等级。1.7《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8国家规定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9《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2施工准备3.1选择工程所需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并送具有校验资质的检验厂家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2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熟悉,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构筑物的位置及坐标,了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建、构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以及各±0.000的绝对标高。熟练掌握施工图,及时校对建、构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图的尺寸、形状、构造,对比基础与架构、基础与墙体、建筑与结构图几者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3.3与建设、设计、监理单位共同进行交接桩,反复认真核对,确认无误后形成文字资料备用。3.4根据地质情况和施工要求加工控制桩(混凝土钢筋桩、钢筋桩、木桩等),加工的品种和数量一定要满足施工要求。半永久性控制桩使用混凝土钢筋桩并满足如下几个条件,①桩埋深不得浅于0.5米;②冻土区埋深不得浅于冻土线以下0.5米;③桩顶面高于地面设计标高300㎜为宜;④不得座在虚土和可沉陷的土质上。4建立测量控制网4.1测量控制网分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它的布设主要是为了满足各建、构筑物在平面和竖向的施工精度要求。4.2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与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相一致;平面控制网要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和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来布设;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尽量与各区域的建、构筑物的主轴线相吻合;桩位必须保护,需要时进行围护,并作好标记。4.3水准测量在整个测量工作中所占工作量很大,同时也是测量工作的重要部分,正确而周密地加以组织和较合理地布置高程控制水准点,能很大程度上使立面布置、管道敷设和建、构筑物施工得以顺利进行。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根据给定的高程点,在场区内测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反复校测,准确无误后,根据需求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永久性建(构)筑物以外的地方建立半永久性的高程竖向控制点并妥善加以保护。5距离、高程控制测量及平面位置测设方法的选择5.1距离测量5.1.1普通测距方法:先用经纬仪或以目估进行定线。如地面平坦,可按整尺(测量工具为钢卷尺)长度逐步丈量,直至最后量出两点间的距离。若地面起伏不平,可将尺子悬空并目估使其水平,以垂球或测钎对准地面或向地面投点,测出其距离。地面坡度较大时,则可把一整尺段的距离分成几段丈量;也可沿斜坡丈量斜距,再用水准仪测出尺端间的高差,然后按公式计算转换为水平距离。为了校核并提高精度,一般要求进行往返丈量,取平均值作为结果。5.1.2精密测距方法:先用经纬仪照准两端直线方向,清除视线上的障碍,然后沿视线方向按每整尺段设置传距桩,桩顶面画出十字线的标记,所使用的钢尺在开始量距前应先打开,使与空气接触,经过一段时间后方可使用,前尺以弹簧秤施加与钢尺检定时相同的拉力,后尺则以厘米分划线对准桩顶标志,当钢尺达到稳定时,前尺对准桩顶标志,随即读数;随后后尺移动一下重新对准桩顶标志,前尺再次读数,一般要求读出三组读数。读数时应估读到,每次读数误差为0.5~1㎜。5.2平面位置测设方法的选择5.2.1直角坐标法:当施工场地的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或轴线网形式时,采用直角坐标法放线最为方便。5.2.2极坐标法:极坐标法适用于测设点靠近控制点,便于量距的地方。5.2.3角度前方交会法:适用于不便量距或测设点远离控制点的地方。对于一般小型建筑物或管线的定位,亦可采用此法。5.2.4方向线交会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测定点由相对应的两已知点或两定向点的方向线交会而得,方向线的设立可以用经纬仪,也可以用细绳线。5.2.5距离交会法:从控制点至测设点的距离,若不超过测距尺的长度时,可用距离交会法来测定。5.2.5正倒镜投点法:若直线两端点之间不能直接通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