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制药实验指导.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生物技术制药实验指导.pdf

生物技术制药实验指导.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目录实验一植酸钙镁的制备……………………………………………….…2实验二溶菌酶结晶的制备及活力测定………………………..………...5实验三固定化细胞生产L-天冬氨酸……………………………………81实验一植酸钙镁的制备植酸钙镁又称菲汀,是种良好的营养药,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食欲和营养、助发育等作用。适用于治疗神经系统各种疾病、血管张力减退、癔病、神经衰弱、佝偻病、贫血和结核病等。一、化学结构和性质化学名称为肌醇六磷酸酯钙镁盐,呈白色粉末,无臭,溶于盐酸、硝酸和硫酸,不溶于碱水。植酸钙镁在高等植物中含量很丰富,玉米浸泡的水液可作为提取的原料,是生产玉米淀粉的副产品。米糖和麦麸也可作为原料。二、提取方法1、以玉米浸泡液为原料的提取法(1)技术路线HSO(浸泡)石灰乳(中和)(干燥)23玉米——————→浸出液——————→沉淀物——————→植酸钙镁70hPH5.4-5.860~80℃(2)工艺过程取净化玉米投入浸泡罐内,用0.3%亚硫酸溶液在52~53℃浸泡70小时,放出浸液,搅拌下加入8Be的石灰乳,中和至pH5.4~5.8,静置1h,除去上层清液,混浊液压滤,滤饼在60~80℃烘干。对玉米质量计,总收率0.2~0.3%。2、以植酸钙为原料的提取法(1)技术路线浓(浸泡)(中和)(干燥)HCINaOH工业植酸钙————→浸出液—————→沉淀物————→植酸钙镁PH5.1通风(2)工艺过程按m(工业植酸钙):V(浓盐酸):V(氢氧化钠):m(活性炭):V(水)=1:1:0.625:0.04:8的配料比,投料取工业植酸钙溶于等量的浓盐酸中,加热使溶解,加入活性炭,加水稀释,过滤。滤液在搅拌下,加入120g/L(12%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pH5.1,析出沉淀,静置,检查pH,过滤,收集滤饼用水洗至氯离子合格为止,甩干,搓成小条状,通风干燥,得植酸钙镁。对植酸钙质量计,总收率50%以上。23、以麸皮为原料的提取法(1)技术路线植酸水溶液HNO3麸皮————2h(浸泡)石灰乳(中和)(干燥)HNO3PH5麸皮渣————→浸出液————————→沉淀物—→植酸钙镁5hNaOHPH7(2)工艺过程取麸皮加入4倍量的水和0.02倍量的硝酸(相对密度1.4~1.42),搅拌均匀浸2h,搅拌,取出植酸水溶液,麸皮再加入3倍量水和0.01倍量的硝酸,浸泡5h,搅拌,放出植酸水溶液,合并,pH4。加入右灰乳(100g/L)调节pH5.0~5.5,再用NaOH(10%)调pH7,静止分层,去上层清液过滤,甩干,干燥,得粗品,对麸皮计,总收率3%~3.5%。三、试剂和器材1、试剂硝酸(相对密度1.4~1.42)米糠或麦麸NaOH石灰pH试纸(1~14)2、器材烧杯500ml2个玻棒2个量筒250ml2个玻璃漏斗10cm1个布氏漏斗10cm1个滤纸真空泵1台真空干燥箱1台移液管5ml、10ml2支天平搅拌器1台3四、操作过程1、原料称取及溶液配制称取麦麸100克,配制10%NaOH和右灰乳(100g/L)。2、提取米糠100克加400ml水和0.02倍量硝酸,搅拌2小时。取上清液。残渣加400ml水和0.01倍量硝酸,取上清液,合并两次上清液,抽滤去除杂质。3、沉淀上清液加石灰乳调pH5,用10%NaOH调pH7,静止,完全澄清后去上清液。4、抽滤干燥抽滤后置于干燥箱中85度干燥12小时。5、称重计算收率。并用适当的方法检验主要杂质。作业:1、计算收率2、分析产品中的杂质有哪些,可用何种方法检验?4实验二溶菌酶结晶的制备及活力测定溶菌酶E、C、3.2.2.7是糖苷水解酶,分子量14307,由129个氨期酸残基构成。由于其中含有的碱性氨基酸残基比酸性氨基酸残基多,所以它的等电点高达11左右。所有的细菌都有坚韧的细胞壁。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肽聚糖。它是由N-乙酰葡萄胺与N-乙酰胞壁酸(NAM)靠β-1,4糖苷键形成骨架,并通过NAM部分的乳酰基与寡肽交联而成。溶菌酶能破坏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而具有溶菌作用,原因在于它能水解N-乙酰葡萄胺与N-乙酰胞壁酸(NAM)之间的β-1,4糖苷键。溶菌酶在蛋清中含量较高,在一定条件下能直接从蛋清中结晶出。蛋壳膜中的溶菌酶含量虽然较少,但仍可以用于制备,此外在哺乳动物的唾液、泪、乳汁、体液中存在。一、原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