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电工实验式教学法的尝试.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专电工实验式教学法的尝试.doc

中专电工实验式教学法的尝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专电工实验式教学法的尝试【摘要】在中专《电工基础》教学中,浸入实验式教学法。从提高学生兴趣入手、由疑问展开、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性学习,最终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由老师讲解变为学生思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创新能力,严谨科学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关键词】电工;实验;探究;动手操作《电工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理论抽象,实践性强,是教师难讲学生难学的一门课。中专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对理论无兴趣,学习主动性不强的状况。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为提升教学质量,改变学生畏难现状,近几年来,我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导入实验式教学法,使学生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思考。让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如何学,不是老师如何讲,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老师起指导作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发生明显变化,得到学生和老师的一致赞同。1实验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1.1培养兴趣“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所讲内容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自感现象一节时,用自制教具先做演示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现象,要求学生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学生发现:与电感线圈串联的灯泡通电时亮的稍慢一些;与电感线圈并联的灯泡断电时会闪亮一下再慢慢熄灭。很快就有学生问如果没有电感线圈又会是什么现象?线圈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线圈有什么样的特性?学生立刻开始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有效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在问题的激发下,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产生更多有创造性的观点。1.2实验操作根据电路图,让学生三人配合自己连电路,做自感现象实验(图1、图2)。在实验1中,先合上开关s,调节变阻器rp2的电阻,使同样规格的两个指示灯hl1和hl2的明亮程度相同。再调节变器rp1使两个指示灯都正常发光,然后断开s。图1图2再接通电路时可以看到,跟变阻器rp2串联的指示灯hl2立刻正常发光,而跟有铁心的线圈l串联的指示灯hl1却是逐渐亮起来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原来,在接通电路的瞬间,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穿过线圈l的磁通也随着增加。根据电磁感应定律,线圈中必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个感应电动势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增大,所以,通过hl1的电流只能逐渐增大,hl1只能逐渐亮起来。再看实验2,把指示灯hl和带铁心的电阻较小的线圈l并联在直流电路里。接通电路,hl正常发光后,再断开电路,这时可以看到,断电的那一瞬间,指示灯突然发出很强的亮光,然后才熄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由于电路断开的瞬间,通过线圈的电流突然减弱,穿过线圈的磁通也就很快地减少,因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虽然这时电源已经断开,但线圈l和指示灯hl组成了闭合电路,在这个电路中有感应电流通过,所以,指示灯不会立即熄灭。1.3归纳总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和教师、同学、教材、实验相互作用,进行信息交流,探索实验,形成一种和谐亲密、积极参与的教学气氛。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动手操作、用眼观察、深入思考、积极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这些活动中,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动手的快乐以及成果带来的成就感。针对学生所做的实验结果,给予客观、真实、具体地评价,哪怕只有一步做的好,也给予充分肯定,这样不但使学生感受到了一定的成功,而且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认为自己的劳动没白费,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继续努力探究学习的动力。2实验式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四种能力2.1观察能力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知觉,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都需要观察能力,尤其创造发明更需要观察力。《电工》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确定好观察点,也就是观察哪里,观察什么,搞清观察的主次,观察与操作相结合,观察与思考相结合,搞好问题的探讨,提高观察效果。在前面所做的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指示灯在开关闭合和断开瞬间的变化,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是很难观察到现象的。不但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学生在以后工作中也会做到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2.2实验创新能力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随时去做实验,在实验中学习、研究、创新。一是可以让学生去做补弱性的常规实验;二是让学生做辅助学习的“补充实验”;三是让学生去做开放性的创新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提出实验研究的问题,设计活动内容,让学生到实验中设计实验,研究问题,还可让学生带着学习中的疑难去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