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饮酒》教学案例一、对教材的理解1.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学博大精深,诗歌犹如其中的一泓清泉,常常能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清凉的慰藉。陶渊明更是我国诗歌史上一个重要诗人。他,不仅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诗歌更对晋以后的唐宋诗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饮酒》则是他“田园诗”中的一首很有代表性的诗作。这首诗表达了陶渊明归隐之后的思想,赞美田园生活的无限美好,流露出诗人融入自然的那种闲适自得的感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与憎恨。虽然八年级的学生对陶渊明并不陌生,但对其思想的高度,对其历史地位并不十分了解,所以利用这首古诗词的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作者的理解。将作品与作者进行有效的整合,让学生不仅学到学习鉴赏诗歌的常见方法,而且在理解本诗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的同时,体会作者积极的人生追求,正确理解诗人心志高远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2.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的确定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而对诗词的学习,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于是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为以下几点:【教学目标】1.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3.理解本诗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体会诗中作者积极的人生追求和热爱田园生活的情致。【教学重点】理解诗歌思想内涵,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真意”“悠然”等词句的含义以及陶渊明的处世态度。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不少古代诗词,对古诗词的格式、朗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对本诗的作者陶渊明并不陌生,前面已经学过了陶渊明的多篇古诗文,其中有古诗《归园田居》,古文《桃花源记》,传记《五柳先生传》,对其人其诗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也积累了很多名句。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领会诗歌的内涵,达到“以诗解诗,以文解文”的目的是可以实现的。三、教学理念:出于对教材以及作者陶渊明这样的理解以及学生实际,加之诗歌这种文学体裁能启发思维,开拓视野,陶冶情操。为了将这首诗讲出味道来,让学生能从多方面收获。在教学理念上我遵循以下两点:1.少教多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2.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四、教法学法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及手段实施教学。教学方法:一诗三读,朗读、译读、赏读。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五、教学设计<一>、谜语导入:教师先出一谜语:钟嵘在《诗品》中曾称古代一位诗人是:“古代隐逸诗人之宗”,猜一猜是哪一位是人呢?(学生很容易就能猜出这位独爱菊花的田园诗人就是陶渊明。顺势请学生交流陶渊明的相关资料。)这样在学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顺势导入本课的学习。教师:今天我们再来走近这位真正的隐士,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领略他给我们展示的清新世界。(我这样的导入,既创设了情境,又能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为实现本节课“以诗解诗,以文解文”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当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学习《饮酒》:(一)朗读:(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朗读录音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学生通过听读、自由读、以及齐读,初步感知了诗歌内容,并不知不觉地神游其中,与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更加主动地投入对诗歌的学习和理解中。)1.自读诗文《饮酒》(其五)(让学生提出难以读准的字,如还,多音字。)2.请一名学生大声地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后注重师生评价。)3.学生评读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读后注重师生评价。师:读诗光读正确、流利,我认为还不够。诗有诗的韵味,有诗的节奏。谁能读出它的节奏来?生自由练读。4.全班齐读,读出节奏来。(要求: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读出来。)(二)译读:(通过以上几个层面的读,学生基本了解了诗歌的内容,并未接下来的品味赏析打下了基础。)小组合作,交流课前预习成果。1、请一名学生译读诗文。2、提问:大家发现诗歌的题目与内容之间存在什么问题?(新课标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自主质疑。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敢于怀疑的精神,我引导学生注意题目和诗文的联系。相信善于观察的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并且提出这样的疑问:题目虽为《饮酒》,但诗文为何没有提到酒?如果学生之间能结合自己读书所得解答这一解惑更好。如果不能我给学生展示(《饮酒》小序)让学生读资料提取信息,师作这样的解答:陶渊明共写《饮酒》诗20首,诗前有小序,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