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瓦人——一个不解的迷(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24 大小:4.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图瓦人——一个不解的迷(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图瓦人——一个不解的迷(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图瓦人——一个不解的迷(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图瓦人——一个不解的迷喀纳斯---东方瑞士,位于新疆的北端,阿勒泰地区境地内,是一个座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喀纳斯”蒙古语,意为“峡谷中的湖”。其四周雪峰耸峙,绿坡墨林,艳花彩蝶,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每年吸引了众多的观光客前往。如果认为当地仅以美景名动天下,那就错了,图瓦人---一个不解的迷,让人孜孜以求的破解她的神密。当记者给图瓦族小孩子照相,他显得是那么的好奇。目前图瓦人居住区共有6处,主要分布在布尔津县的禾木民族乡。这个乡位于喀纳斯风景区,共有3个村落,即喀纳斯村、禾木村及白哈巴村,乡政府设在禾木村,总人口1907人。他们对外交流使用哈萨克语,对内使用图瓦语--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稀有语种。建国前,他们没有文字,建国后,政府为他们建立了蒙文学校,他们的书面语言是蒙文。来到位于新疆北端的禾木村,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幢幢的木刻楞房屋和成群结队的牧群,与高山、森林、草地、蓝天白云结合在一起,构成这里独特的自然文化景观,从某种意义来说,木刻楞房屋已成为图瓦人的标志了。村政府所在地的木刻楞房屋,是全村最大、最集中的一片。共有250多幢,分布在禾木河东南岸的一片梯状台地上。房屋有新有旧,有大有小,通常每户一、两幢,每幢有两、三间,户与户相对独立,许多人家的房前屋后设牲畜棚圈。村旁流淌着的禾木河,是布尔津河的一条支流,全长68公里。木刻楞房屋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我到内蒙古大与安岭林区、满洲里市和额尔古纳河沿岸的村庄采访时曾见过多次,但这里的木刻楞房屋(包括部分木屋)显得更原始、更古老,并带有游牧民族的传统特色。木刻楞房屋通常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房顶外用木板钉成"人"字形雨篷,房体四周用单扁圆木堆成,圆木的直径大都有三四十公分,两头榫眼,中间一道槽沟,沟内垫上干苔鲜,这样既稳定又保暖、还可以防雨防风。就地取材的木刻房屋苔鲜是当地森林中常见的植物,白色网状,具有柔软、耐腐等特点。顶上盖一层木板,木板外加一层草和土构成保暖层,土约十五公分厚。房体外既不涂油也没有任何装饰。我们在禾木还发现一种很古老的简易木屋,只有门,没有窗,大都采用半地下形式,底座有方形的、多角形的,但顶部都是圆的,顶部外面加一层很厚的土,正中留一个排烟的露天孔。图瓦人喜欢饮奶酒,每年6至9月是牛的产乳期也是酿奶酒的时间。初见这种木屋,由于屋顶上长满很厚很高的野草,以为是土堆包;见到有人出入,才知是房子。听说这种房子是图瓦人的传统住房,是仿蒙古包的形式而建的,现在绝大多数已改为厂房或餐厅。村里有一户叫旺宗的人家,住在村内的西南角,共有两幢五间木刻楞房屋,前面两间旧的,后面三间新的,旧房当作仓库,新房供人住。新房建得很大也很结实,样式和内地有屋脊的房子差不多,只是窗户较小,高度较矮,主要是为了防寒。3间房的当中那间,设有火炉,两侧是卧室,火炉是冬季用的,夏季拆除。我们去的时候还没生火炉,3个房间都有床,此外几乎没有任何家具,周围墙壁上大部分裸露,在显眼处挂了几块颜色鲜艳的挂毯,但品质很差,据说这在图瓦人中已算最豪华的装饰。旺宗说,旧房建于1938年,是村内最老的木刻楞房屋,现已不能住人。新房是1990年建成的,面积有75平方公尺,当地图瓦人都会建造这种房屋,材料齐全,几个人一个月内就能建好。像旺宗家这样的住房在图瓦人中算是最好的,他在乡里当干部,今年56岁,全家共有6口人。图瓦人之所以住木刻楞,实因就近取材方便;这里地处阿尔泰山深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阿勒泰地区的山区森林近70万公顷,主要树种是落叶松,其次是西伯利亚杉、冷杉、红松等稀有树种。这里的落叶松节子较多,要当建材,一般只能整根使用。阿尔泰山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跨国山脉,长约1600公里;西北高峻宽阔,东南低矮狭窄;最高峰友谊峰海拔437公尺,矗立在中国大陆、俄罗斯、哈萨克、外蒙古4国交界处。中国境内的阿尔泰山为其中段南麓,长约800公里,东西向横在阿勒泰地区的北部。当地海拔1300至2400公尺,冬季寒冷、夏季潮湿,封雪期长达5个月以上。雨量集中于夏季,而且蒸发缓慢,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木刻楞房屋既保暖又防潮,最合适不过。冽巴,图瓦语叫“波尔萨卡”,当地人又称大饼,图瓦人几乎每餐都离不开冽巴。而木刻楞房屋的造价也较低,一幢普通木刻楞房屋只需人民币1万元,讲究些的要2-3万,这对大多数图瓦人来说,还能负担。其实,图瓦人原本是住蒙古包的游牧民族,受了俄罗斯人的影响,才逐渐改住木刻楞房屋。阿勒泰地区位于中、哈、俄、蒙四国交界,离中俄边境只有200公里;其中的图瓦人村庄白哈巴村,离哈萨克也只有8.5公里,还有国际公路相通。历史上,图瓦人和俄罗斯人往不断,20世纪30年代,图瓦人为了躲避战乱,曾大批逃往前苏联,之后陆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