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ㄧ、定義Drawing,用線條表現對象的藝術。二、目的素描是ㄧ切繪畫的基礎,早期著重在「造型能力的訓練」及「草圖(草稿)sketch」,但在現代而言,它則是ㄧ種「紀錄」,對象可以是客觀的現實物,也可以是畫家心中的意念,也可稱作ㄧ件完整的「作品」,它所具備的功能與目的為:(一)培養客觀的觀察力與描寫力。(二)將事物景象做快速的紀錄--速寫,可留存資料作為創作的依據。(三)在正式完成作品前可以反覆修改。(四)可以記錄自己的意念、靈感。(五)具有獨立創作的作品形式。三、素描與造型產品設計(汽車)、景觀設計(公園)、服裝設計、平面設計(海報)、插畫、室內設計、建築等的設計圖都得透過素描完成繪圖,所以在一般素描訓練當中,常常會作基本造型的描繪訓練,塞尚(Cezanne,Paul,1839-1906)曾在他的繪畫造型理論中提出自然物組合的基本造型:圓球體、圓柱體、立方體、圓錐體,讓畫者能更快掌握物品的造型。(一)筆1.鉛筆:(1)軟硬度:筆桿上的代號為“B”,代表筆芯較軟,可以畫的比較黑(black),B群從B~8B,不過一般預備2B、4B、6B三枝較常用的號數即可表現一般描繪。(2)運筆法:鉛筆常見的運筆法有直立法(用筆尖畫較細的線條)、平塗法(用於畫粗線、大面積的描繪)、筆肚朝上法(描繪輪廓、淡面積),以接近水平、輕輕地描繪為原則,而打草稿時不可太用力,用輕淡的線條將圖形先畫出來。直立法2.炭筆:最常運用在石膏素描。3.鋼筆(沾水筆):不能修改,所以畫下的每一線條都是謹慎而必須的。4.色鉛筆:補足了鉛筆素描對色彩的需求,是插畫家所愛用素材。5.粉彩:適用於大面積的著色,可以表現柔和的色調。6.麥克筆、簽字筆:可以快速上色,也可以書寫廣告POP字體。(二)紙張鉛筆素描最好使用耐擦、不易起毛球的素描紙;粉彩、色鉛筆最好用粉彩紙;麥克筆用速繪紙。(三)其他1.保護噴膠:用來固定碳粉,是使用炭筆、粉彩、色鉛筆、鉛筆創作時最需要用到的工具。2.擦具:橡皮擦、軟橡皮。3.量具:取景框、量棒。4.紙筆:可表現細緻光滑的畫面效果。5.其他:畫架(板)、圖釘、紙膠帶、紗布巾、大鋼夾。五、觀察力的培養藉由「觀察」準確地掌握型態、色彩、質感等要素,首先一定要有耐心、細心、專心,才能完整地呈現客觀實體景物的情境,再來「速寫」則是訓練觀察力的方式,用最簡單的線條快速描繪出形體,也要捕捉到事物的精髓與關鍵。六、正確的形狀要清楚物體結構所組合出的外形及正確的透視和比例的觀念才能準確描繪物體的形狀。(一)正確的姿勢與位置不需移動身體和頭部,只需移動眼睛就能看清被畫物,而畫板與手的之間應保持在一個手伸直可及的距離之內,水平舉起手正巧是紙張的中心點。(二)畫面上物體的位置在畫布上打格子再將畫面的內容依格子的位置慢慢描繪上去,當然所運用的草稿、速寫也同時畫上格子,以便對照修改。(三)隱藏的形狀在描繪物體外型時容易忽略內在結構,若能將內容結構所造成的外型變化掌握住的話,外型可呈現真實的型態。(四)比例與空間比例是物體與物體間的空間相對關係,要把握物體前後關係位置所造成的空間比例,才不會大的畫小,小的畫大,結構擁擠或零散。(五)立體表現要依靠的是筆觸質感、光影表現及物體形狀的立體構成,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立體的構成,也就是長、寬、高的變化,而人物、動物則要找到「正中線」—頭頂穿過鼻樑到下巴左右對稱—及主題的動態與重心,但要注意的是動態的正中線也會隨著動體變化而變化。七、光影與肌理(一)光影的變化要注意光的變化對物體所造成的陰影效果如何,甚至可以自己創造出真實的光影效果出來,首先我們要了解光源與物體種類的關係,以圓球體、圓柱體、立方體為例來看看:1.前光:光線由畫面的前斜上方照射下來,此時陰影出現在三個物體的後方,陰影形狀不明確。2.側光:由左(右)上方照射下來的光,圓球體呈現橢圓形,圓柱體與立方體呈現圓形與方形的投影。3.逆光:與前光相反,陰影呈現擴張的效果,物體被陰暗面給佔滿,造成物體細節不明且變化少。4.單一光源:形體的影子會比較清晰,但通常在繪畫基礎練習時才會如此情形,藉以幫助學生掌握陰影。5.多點光源:陰影無具體形狀,唯一可確定的是距離物體越近陰影越清晰,越遠越模糊。(二)調子明暗色調的變化稱之為「調子」,除了物體本身的明暗色調之外,它也同時呈現週遭環境所反射的色彩,另外還要注意的是物體本來的明暗色調變化與其他物體之間需要做比較。(三)質感與肌理明暗調子的表現效果會影響質感的表現,而質感和肌理是分辨物體特性的關鍵,而其要訣在於準確掌握亮面與陰影變化的界線及使用合適的媒材及正確拿捏下筆強弱即可,常表現的質感有:1.木材:表現出木質的樹紋、年輪、樹節,可用較軟的鉛筆。2.玻璃:最大的特色是透明感,就在於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