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宝宝的家庭训练二.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自闭症宝宝的家庭训练二.doc

自闭症宝宝的家庭训练二.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自闭症宝宝的家庭训练二(超实用)家庭训练方法六: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这个活动是我设计,但是是和宝宝的老师一起完成的。当时宝宝是准备上RDI课,是两个老师对一个孩子的课。这时已经放学,这一节课属于补课的性质。于是我和老师交流,一起来上一节“抢小狗”的课。在这节课里,包含着一个简单的规则,那就是谁抢到了小狗,就可以用小狗来换一粒花生。刚开始时宝宝一点意识都没有。我把规则说明后(尽管他当时听不明白),把小狗扔出去,两个老师去抢小狗,宝宝却不理小狗,冲过去扑到了豆袋上。几个回合下来,宝宝没有作出我所设计的反应。于是我们改变策略,把豆袋清走,让宝宝在一旁看,两个老师示范,老师抢到小狗后,可以换花生米,而宝宝没有。轮到宝宝上场了,但他的意识仍然不强,不过好了一点,在另外一个老师的辅助下,他拿到了小狗,吃到了一粒花生米。接下来继续,这次可以不用辅助,但老师必须在小狗旁边做也要抢的动作,加上大呼小叫,宝宝才会去抢小狗。不过15分钟后,宝宝开始明白规则了,主动和老师抢,而且还拉住老师,不让老师拿到。于是我改变了扔小狗的方向,把小狗往墙上扔,宝宝很快也适应了这种玩法.在最后的五分钟里(一节课30分钟),老师已经抢不过宝宝了,每次都是宝宝先抢到小狗,不需任何提示,甚至也不需要老师有意相让.这可能是宝宝明白的第一个游戏规则.感谢这两位有爱心的老师,不但负责地训练宝宝,还可以虚心接受家长的建议,配合家长完成自行设计的课程.家庭训练方法七:双向交流的训练宝宝训练了五个月,进步很大,听指令好了很多,但仍然有太多的自言自语,喜欢一个人模仿老师上课。喜欢问我们:“这是什么”但宝宝和我们,可以说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因为我们和宝宝所有的交流都是单向的。例如我们可以问宝宝:“这是什么?”然后他回答,宝宝也会问我们“这是什么?”然后我们问答,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简单的一问一答,只能称做单向交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因为交流必须是双向的,才会有意义。而这种单向交流如果重复过多,还可能变成别外一种刻板行为。什么是双向交流呢?例如正常孩子会说,如果你给我吃糖,我就让你玩一下我的玩具。这才是双向的。宝宝和我的第一次双向交流,是因为麻将。有一段时间,宝宝很喜欢玩麻将,当然,这只是他的一个刻板行为,他是把麻将当成积木来玩,排成一队,来回推动当火车。有一天,宝宝一个人在玩麻将,准备吃饭了,于是我对宝宝下了一个指令:“吃完饭,才可以玩麻将”,这个指令一出,我就后悔了,“吃完饭”太过模糊,我马上把指令改成:“把碗里的饭吃完,才可以玩麻将”(这时宝宝虽然不能说这么长的句子,但已具备了听懂的能力)。刚开始时宝宝不以为然,但被我强行拉过来两次后,只好坐下来吃饭了。为了配合这次训练,我在他碗里放的饭比平时少很多,让他便于完成.吃饭的过程中他还想去玩麻将,但都被我制止了。于是他只好老老实实地吃饭。吃完饭,这时,宝宝做了一个让我意想不到的举动:把碗给我看,同时对我说:“吃完了”,我马上强化,说:“去玩麻将吧”这是之前宝宝从未有过的举动。因为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宝宝记住了我给他的承诺,然后用“吃完了”来要求我兑现承诺。从此之后,我知道,我可以用承诺来做宝宝的强化物了。这是一个飞跃性的进步。当时,我激动得马上打电话给宝宝的妈妈报喜.家庭训练方法八:经历故事在自闭症孩子的干预方法中,有一种方法叫社会视觉故事,但我找不到相关的资料与教材。于是我进行变通,改用经历故事来干预宝宝。我觉得,这种方法比较省时省心,随时可用。其实,这种方法却是偶然所得。那是宝宝刚开始训练不久,我们一家去福永买家具,路上堵车,到了福永的时候,宝宝已经睡着了,于是我在车上陪宝宝,妈妈下去看家具。妈妈还没回来,宝宝就醒了,就要找妈妈。这也是宝宝的一个优点,他不是六亲不认型的自闭宝宝,至少,他还是很在乎妈妈的,妈妈不在的时候,他也会找爸爸。不过,他也就仅此而已罢了。这次宝宝找不到妈妈,就想哭,没办法之下,我就给宝宝讲故事,前面说过,宝宝不喜欢听我讲那些童话故事,那是妈妈的专利,所以我只好换个角度来讲,这次我讲的是经历故事,我对宝宝说:“爸爸给你讲一个买家具的故事”我从我们一家三口出门讲起,讲我们怎么上车,经过了哪里,在什么地方,宝宝睡着了,现在妈妈去卖家具,我们在这里等妈妈。我发现宝宝在听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居然安静下来,不再找妈妈。我把故事讲完后,妈妈还没回来,于是我问宝宝,要不要再讲一次,宝宝回答说:“要”。那天,我把这个故事讲了三次,妈妈终于回来了。从此之后,我们带宝宝出门,都会带着一个数码相机,把他的活动拍下来,回来后输入电脑,选出关键的相片,在POWPOINT中做成幻灯片,配上文字,给宝宝讲过去经历的故事,没带相机也不要紧,把他刚经历的事情跟他说一次就好了。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对宝宝的记忆内容提取有很大的帮助,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