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肠病的诊疗和治疗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43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缺血性肠病的诊疗和治疗培训课件.ppt

缺血性肠病的诊疗和治疗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缺血性肠病的诊疗和治疗缺血性肠病是20世纪初60年代提出的一组具有一定临床病理特点的独立性疾病,是肠管功能或形态变化所致的疾病。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较困难。定义:缺血性肠病是指结肠和(或)小肠因供血不足发生的缺血性肠道粘膜损害。分类病因和发病机制血管病变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肠管的血液供应减少,体循环的各种栓子在肠管的血管中也可以形成栓塞性病变,因此,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的心室附壁血栓、心房纤颤、细菌性心内膜炎或人工瓣膜等患者,均由于存在血管病变而有发生缺血性肠病的可能。Greenwald等报道肠系膜动脉的阻塞80%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和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其次是血管造影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所致。此外,大血管病变如腹主动脉夹层、结节性多动脉炎和高黏滞血症等也可引起肠道缺血性病变。血流量不足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瓣膜病、各种原因的休克等常引起内脏血流量下降,如果同时大量应用利尿剂、扩血管药或者合并有大肠梗阻、肿瘤、肠扭转、先天性巨结肠等,则会加重这种低血流状态而诱发肠缺血。严重感染和代谢性酸中毒也可以影响血管的舒缩功能,加重肠管的缺血性损伤。临床表现急性肠系膜缺血腹痛为最突出表现,突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程度轻重不等,定位不确切,可局限或弥漫,局限者多位于脐周,提示小肠梗阻。缺血后肠功能紊乱,可导致恶心、呕吐、嗳气、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有人提出剧烈急腹痛、器质性心脏病和强烈的胃肠道排空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等)三联症。一般于腹痛后24h出现便血,这是肠梗死的可靠征象,根据出血量可表现为大便潜血阳、黑便、暗红色或鲜血便体格检查在疾病早期与腹痛的程度不成比例,早期腹痛剧烈而查体可无明显异常,随着疾病进展出现发热、心率加快、血压降低、腹胀、腹部叩诊鼓音、肠鸣音减弱、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等,75%患者大便潜血阳性。慢性肠系膜缺血疾病早期或轻度肠系膜梗阻,少量进食不会诱发腹痛,疾病晚期或严重肠系膜梗阻者腹痛加剧、持续时间延长,少量进食即可诱发腹痛。随着腹痛的频率增加和程度加重,患者出现畏食而限制进食量及次数,可导致消瘦。75%的患者体重下降。部分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胀等。吸收不良者可发生脂肪泻。体格检查发现患者消瘦、营养不良,腹部体征与症状不相符,即使是在严重腹痛发作时,腹部压痛轻微而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多数患者有心、脑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的体征。结肠缺血体格检查发现左下腹轻中度压痛、低热、心率加快及大便潜血阳性。发生肠梗死时可有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炎的体征。肠鸣音开始亢进,后逐渐减弱甚至消失。缺血性肠病的辅助检查内镜检查急性肠系膜缺血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瘀斑,黏膜下出血,黏膜呈暗红色,血管网消失,可有部分黏膜坏死,继之黏膜脱落、溃疡形成,病变部与正常肠段之间界限清晰,一旦缺血改善,其症状消失快,病变恢复快,即“两快”,亦是与其他炎性、非特异性肠炎相鉴别的关键之一阳性征象为:①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主动脉没有阻塞,其中小分支可存在节段性狭窄。肠系膜动脉主干和分支呈弥漫性痉挛或分支的节段性痉挛,如果给予罂粟碱解痉处理,则立即可见血管管径扩张。②栓子:肠系膜上动脉内的圆形充盈缺损,伴远端血管完全或次全闭塞。③血栓形成:常在肠系膜上动脉起始处,可见血管突然中断,可伴有反应性血管收缩,管径普遍变细。④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门静脉、肠系膜静脉系统发生闭塞,伴有血管腔内充盈缺损或静脉侧支形成。据文献报道阻塞性肠缺血仅9%~26%的患者在手术前能够作出正确的诊断,多数患者只有在手术时才能作出诊断。缺血性肠病的治疗对于非闭塞性肠缺血的早期患者,经过原发病的积极治疗和经动脉内灌注扩血管药物后,是可以治愈的。一旦确诊为非闭塞性肠缺血,无论有无腹膜炎体征,都可以经造影导管向动脉内灌注血管扩张剂。罂粟碱被证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药物,一般以lmg/mL的浓度以30~60mg/h恒速灌注。在用药过程中,反复进行血管造影来动态观察血管痉挛情况,如果注药后,血管痉挛缓解,临床腹痛逐渐减轻或消失,可以逐渐停止灌药。一般持续用药不超过5d。如果灌药后病情无明显缓解,还出现腹膜炎的体征,则应急诊行剖腹探查术。外科治疗治疗原则:手术方式综上所述,缺血性肠病常无特有的临床表现,误诊、漏诊率高,死亡可达60%~80%。因此,对凡具有易患因素的患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症、心力衰竭和心房纤颤等疾病,一旦出现腹痛持续>2h,尤其是症状与体征不相称,即应考虑本病,争取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病例住院号:656948性别:男年龄:66岁入院时间:2008.10.30主诉:反复腹泻5年,复发加重半月。现病史:5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