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B(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浙江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卷(B卷)考试形式:闭卷使用学生:考试时间:120分钟出卷时间:年月日说明:考生应将全部答案都写在答卷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一、名词解释(4个,16分)1、教学2、学科课程3、课程组织4、隐性课程二、简答题(4个,24分)1、简述当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势2、简述本次制定的国家课程标准中“结果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3、举例说明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4、简述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三、理解题(2个,20分)1、什么是课程?2、如何理解课程与教学评价?四、分析题(1个,40分)谈谈你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课程与教学论》试卷B答案一、名词解释1、教学:广义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狭义就是学校教学,是专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2、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3、课程组织:就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妥善地组织成课程结构,使各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4、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二、简答题1、简述当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势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2、简述本次制定的国家课程标准中“结果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1、知识(1)了解水平。包括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行为动词如说出、背诵、辨认、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再认等。(2)理解水平。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行为动词如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判断、区别、提供、把……转换、猜测、预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3)应用水平。包括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行为动词如应用、使用、质疑、辩护、设计、解决、撰写、拟定、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评价等。2、技能(1)模仿水平。包括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对所提供的对象进行模拟、修改等。行为动词如模拟、重复、再现、模仿、例证、临摹、扩展、缩写等。(2)独立操作水平。包括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行为动词如完成、表现、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验等。(3)迁移水平。包括在新的情境下运用已有技能;理解同一技能在不同情境中的适用性等。行为动词如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3、举例说明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相关课程:物理、化学、数学在某些主题上的联系,历史、地理、公民在某些主题上的关联。融合课程:历史、地理、公民融合为综合社会科,物理、化学、生物融合为综合理科,植物学、动物学、解剖学、生理学融合为生物学,西方历史;西方地理、西方音乐、西方文学融合为西方文明。广域课程:“19世纪西移美洲的移民”。(也可不根据以上要点回答。根据回答情况酌情给分)4、简述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三、理解题:1、什么是课程?要点:比较令西方人接受的定义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校中获得的一切经验”。崔允漷:课程是一种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使得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丰富体验。从本质上说,它是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因此,课程不仅是一种过程,一种结果,而且还是一种意识。(回答时要有一定的分析。也可不根据以上要点回答,根据回答情况酌情给分)2、如何理解课程与教学评价?要点:课程与教学评价:就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与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活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对象至少有五个方面: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教师教授质量、学生学业成就、课程与教学系统和课程与教学评价。(回答时要有一定的分析。也可不根据以上要点回答,根据回答情况酌情给分)《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编写依据:2021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名称(中英文):物流成本管理LogisticsCostMan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