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学设计【教学参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学设计【教学参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学设计【教学参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学设计【教学参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案一、课题: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二、课型:新授课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掌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技术,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以及灵敏等素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间的互帮互助、自我展示、相互评价能力。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蹬地展体、压腕拨球(二)教学难点:上下肢用力协调连贯五、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整队集合,点名报数,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二)准备部分活动一:绕篮球场慢跑2圈活动二:徒手操: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膝关节运动、正压腿、侧压腿(三)基本部分:1.学习:教学讲解示范,动作要领:以右手为例,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膝关节微屈,五指自然分开,指根以上持球,肘关节朝前,屈肘翻腕置球于右肩前。投篮时,蹬地展体,右臂向前上方抬肘伸臂,压腕拨指。2.练习练习一:徒手原地模仿练习练习二:持球原地投篮模仿练习:两人一组一球,相距4-5米模仿练习。练习三:篮下近距离投篮练习3.请学生进行动作展示。4.游戏游戏名称:投篮比赛游戏规则: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4组,每组以半个篮球场为场地,从排头开始依次投篮,每人一次,直到最后一名同学投完。裁判统计每组投进的总数。投进数多的小组获胜。(四)结束部分1.放松:篮球操放松2.课的小结3.回收器材、师生再见六、场地设施:篮球场、篮球若干七、教学效果:预计运动运动负荷:1.平均心率:120-130次/分钟2.练习密度:35~40%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案ﻬ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表演、质疑、想像、表达的能力;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重点难点: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教具准备:头饰、课中操音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板书:小蝌蚪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板书:青蛙3、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板书:找齐读课题:小蝌蚪找妈妈二、观看动画,理清思路:1、先请大家看这篇文章的动画片。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妈妈,先碰到了鲤鱼,又碰到了乌龟,最后才找到了他们的妈妈青蛙。(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故事。找鲤鱼乌龟变并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写“变”字三、配乐朗读,初步感知:1、师配乐范读,学生回答: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出。2、学生配乐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后,认读二类字。灰黑色迎上去阿姨头顶披着鼓着3、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板书:长出后退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那蝌蚪是什么样?学习第一段帯动作表演读,突出小蝌蚪的特点,增加趣味性,加深对蝌蚪外形的认识。2、青蛙什么样?学习第四段:采用换角色自述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对青蛙外形的认识。如——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四条腿,宽嘴巴。3、跳课中操《小青蛙找家》4、指导写“披”字5、采用分角色朗读、帯头饰表演等形式分别学习二、三、五段。(1)用情景模拟和看课件演练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词的意思;并板书:迎追游(2)指导朗读不同的语气:小蝌蚪的焦急和欣喜鲤鱼妈妈的温和乌龟的慢吞吞青蛙的慈祥和疼爱(3)引导质疑:为什么把乌龟当成它们的妈妈呢?(因为乌龟也有个大嘴巴)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认错,是因为鲤鱼妈妈没有把青蛙的全部特征描写清楚,才造成这样的误会。以后我们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一定要描写全面和具体,把特征说全。另外,小蝌蚪也不对,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五、板书总结,回顾全文:这篇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叫妈妈。同时在找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先长出两条后退,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