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模块八必选案例分析(上)《关注光污染》案例分析1、学校先给一个“人与自然”的大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自主选题,你是否认同这种做法,为什么?答:我认同这种做法。原因如下:(1)课题选择的原则一是选题应具有可操作性,必须考虑学生的能力、精力的限制和实际客观条件,不能一味求创新;课题的操作难度一定要适宜,既要有价值,学生经过努力又能很好地完成。人与自然对于所有的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他们有话可说。(2)课题选择的原则二是选题应该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探究空间,不能仅仅是对学生已知的概念和事物的翻版。人与自然对于所有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因此在探究这种课题学生有兴趣。(3)课题选择的原则三,选题应联系实际,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选题上,要充分挖掘社会和生活当中的材料,把理论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人与自然是当前世界的一大主题。(4)自主选题,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发现创新思维的理念,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探究他们最感兴趣的世界。(5)保护环境,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我们要教给学生的,让他们自己亲自去调查,亲身感受,不仅能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了解到哪些对环境有危害,懂得今后怎样保护环境,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校的“亮灯工程”是否必要?你认为学校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答:我觉得“亮灯工程”很有必要。因为这所学校的学生都住校,跟社会的接触面不宽,“亮灯工程”的实施,为学生晚上上机房、图书馆、实验室提供了便利条件,不但为学生开展本次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条件。而且,还为以后方便学生查资料、发邮件等研究性活动奠定了基础。我觉得,学校还可以从以下方面支持研究型学习课程的开展:(1)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并进行必要的指导。(2)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提高指导研究能力,并具体安排老师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全程跟踪,为学生解决实际上的困难。(3)必须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学生开展课题研究。(4)建立激励机制(包括精神和物质),对开展实施好的研究团队进行一定的奖励,刺激他们的研究热情。(5)组织学生进行外出调研、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自至于其中了解信息,提高他们的研究型学习能力。3、在寒假里“团队之星”小组成员是怎样交流的?他们与专家是怎样交流的?信息化工具为教学交流带来了哪些好处?各有什么优点?答:在寒假里,“团队之星”小组成员是这样交流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为了联络方便,“团队之星”通过网上即时交流工具建立了一个群,充分利用群的实时聊天、群邮件、群共享等功能传阅资料,在线讨论。他们与专家是这样交流的:“团队之星”通过网络查到了一些这方面专家的联系方式,因为专家都比较忙,所以沟通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专家们给了他们很多在图书馆和网上找不到的信息。信息化工具为教学交流带来好处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点是:(1)省时省力。使用网络可以不出家门,尽知天下事,快速查找到国内外研究的相关资料和书籍,可以搜索到国内外知名专家的联系方式。(2)方便快捷。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博客等工具和专家和同学们进行探讨、交流、学习。还可能通过视频工具和专家同学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讨论。(3)操作简单。对在网络中查找的资料,我们可以进行剪贴、复制、保存等操作,使资料交流、共享等简单易行。4、案例中,“团队之星”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经过了哪些步骤?答:案例中,“团队之星”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经过了以下步骤:(1)动员和培训阶段。学校周五下午为研究型学习课。单周学生自主学习,双周请专家作专题讲座,给予研究方法指导。在学校的报告厅里,校长亲自做动员,请专家做专题讲座。(2)课题准备阶段。提出和选定课题:①提出和选定研究课题:通过查找资料,提出课题、讨论,选定课题,最后确定了“光污染”这一课题。②成立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和开题报告,并递交学校评审,根据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等成立课题小组,确定了“光污染”主题后,给出开题报告框架:主题、背景说明、目的与意义、研究步骤、研究方法、预期成果。③制定小组实施方案:按照方案进行研究,收集、分析研究过程中的数据和其他信息,跟研究目标进行对比,调整研究的策略等。通过信息化工具彼此交流、沟通。④开题报告和评审(专家指导),专家对选题进行指导。⑤修改方案,学生对开题报告修改,老师给出评语。(3)课题实施阶段:小组成员按照实施方案开始课题研究,发放问卷、搜集资料、整理信息,校内找不到资料校外找,与专家交流,发放调查问卷、拍照片、访谈行人、观察人流量、车流量等。结题报告和展评。(4)评价、总结和反思阶段。撰写研究报告,结题,接受答辩等形成成果,表达交流。“团队之星”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