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粉喷桩施工方案粉喷桩专项施工方案【实用文档】doc文档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一、概述本工程施工范围内地基土加固均采用粉喷桩,粉喷桩直径为50cm,桩底标高均为—10.0m,桩长为3.8——9.3米,桩中心间距有45cm、50cm、100cm、120cm四种,总长为111615m.其中A-1、A-2、B-1、B—2、B—4、B-5、D—1、D—4、D—5桩中心间距均为50cm,B—3、C—1、C-2桩中心间距均为45cm,D—2桩中心间距横向45cm纵向50cm,以上区域均在灌注桩中心连线上施工;E—1、E—2、E—3桩中心间距均为100cm,E—4、F—1、F—2、F—3、F—4桩中心间距均为120cm,以上施工区域均正方形布置粉喷桩。粉喷桩施工及质量验收满足《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的标准。二、施工方法1、施工顺序及施工工艺水泥粉喷桩的主要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钻机就位→钻进→提升喷粉搅拌→升到设计标高后再复钻→提升复拌喷灰→升到设计标高后停机→下一桩循环施工。2、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准备。由于本施工区域在原海滩围堰形成,需先回填进场施工便道,对于受船闸开挖基坑边线影响以外的挡潮闸的施工区域回填1米厚砂砾石,以满足机械设备行走要求。船闸范围内粉喷桩基坑开挖后铺设0.5米砂砾石。粉喷桩施工前应准备下列施工技术资料: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报告,粉喷桩设计桩位图,原地面高程数据表,加固深度与停灰面高程以及测量资料等。施工机具准备,进行机械组装和试运转。粉喷桩的施工工艺根据设计要求采用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固化剂干法施工,搅拌桩采用现场取芯试样(28天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1。0MPa。施工前进行水泥土试验,以确定合适的水泥掺入量,通过试桩来确定。试桩6根,通过试桩来确定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喷气压力、单位时间喷粉量等.粉喷桩所用的水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并经室内检验合格才能使用,严禁使用受潮、结块变质的加固料。(2)工艺性试桩.粉喷桩正式施工前要先进行成桩试验,水泥掺入比参考值为48—50kg/m.粉喷桩施工前应做好加固土室内试验,根据设计要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按7天龄期的试验成果求出合适的掺入比.以确定:①要穿过软土层的实际深度;②了解各软土的阻力,以确定钻进及提升速度和喷粉量。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其抽芯质量情况发现,对含水量较大的软土,提升速度要慢,风量要大才能保证成桩质量;对砂层,特别是粗砂层,提升速度应较淤泥层快,风量应较淤泥层的小。(3)各主要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①桩基就位:根据设计,确定加固放置机体位置的基础(即加垫砂层),使搅拌桩机机轴保持垂直,钻机钻杆倾斜度不大于1%,以防打斜桩,影响桩基承载力。②下钻:启动搅拌桩机,钻头正向旋转,实施钻进作业。为不致于堵塞喷射口,此时并不喷射加固材料,而是喷射压缩空气,可使钻进顺利,减小负载扭距.钻进时,控制钻进速度,并根据土质软硬,选择档次,钻至设计标高后停钻。当搅拌头到达设计桩底以上1。5米时,应即开启喷粉机提前进行喷粉作业。③提升粉喷搅拌:当到达设计桩底后,反向旋转提升钻头,边提升边喷射边搅拌,使软土与水泥充分混合.喷射量与提升速度相匹配,喷粉量控制在48~50kg/m以内,如一次喷灰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可采用两次喷灰.提升时选择中、慢档提升,保证搅拌均匀,要求每提升16mm,搅拌轴转动不小于1圈。当钻头提升至地面以下0.5m时,喷粉机应停止喷粉。粉喷桩施工时,泵送水泥必须连续,水泥用量以及泵送水泥的时间应有专人记录在提升过程喷粉搅拌,通过粉体发送器将水泥粉喷射入搅拌的土体中,使土体和水泥沿深度方向充分拌和。④复拌:停止喷粉,钻头边旋转边钻进,直至设计深度处,再边提升边反向旋转,使土体和水泥充分拌和,土体被充分粉碎,水泥粉被均匀地分散在桩土中,复拌是保证成桩均匀和提高桩体强度的有效措施.三、质量保证措施1、基本要求。水泥要符合设计要求,要按成桩试验所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施工;严格控制喷粉时间、停粉时间及高程、水泥喷入量,确保粉喷桩的长度;全桩复搅,确保桩体质量;发现喷粉量不足时,应整桩复打;喷粉中断时复打的重叠长度不得小于1米.2、桩体质量检验及质量分析。粉喷桩施工完成后,应按规定频率进行取芯、无侧限抗压强度、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检测时,现场监理应全过程旁站,对取芯、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的桩,应由监理工程师指定.对检测发现的问题,如未穿透软土层、部分断灰、喷灰不均匀、强度不足等,应严格进行加密、补桩等处理.取芯时,取芯位置应取在桩半径1/2处,而不应取在桩中心处,因粉喷桩桩体中心是钻杆占据的空间,成桩后中心部位强度较低,易造成桩体强度偏小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