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知识幼儿园讲座PPT课件.pptx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X 页数:68 大小:8.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感冒知识幼儿园讲座PPT课件.pptx

感冒知识幼儿园讲座PPT课件.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儿常见疾病防治目录1、小儿呼吸系统解剖及生理特点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急性感染性喉炎4、支气管肺炎5、如何避免呼吸道感染鼻腔、口腔、咽和侯的正中矢状断答案:与其解剖生理特点和免疫特点有关(一)鼻小儿鼻腔相对较短,后鼻道狭窄,无鼻毛,而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感染。感染后黏膜充血、肿胀,引起鼻腔狭窄甚至堵塞,出现张口呼吸,影响吸乳。婴幼儿鼻泪管较短,开口部瓣膜发育不全,上呼吸道感染时易引起结膜炎。(二)咽婴幼儿咽部狭窄且垂直,咽鼓管相对宽、直、短,呈水平位,故鼻咽部感染时易引起中耳炎。扁桃体4~10岁发育达高峰,14~15岁后逐渐退化,故扁桃体炎多见于年长儿,1岁以内则少见。(三)喉小儿喉部呈漏斗形,软骨柔软,喉腔及声门裂较狭小,黏膜柔嫩,血管及淋巴组织丰富,故喉部炎症时易引起声嘶和吸气性呼吸困难。答案:与其解剖生理特点和免疫特点有关(四)气管与支气管婴幼儿气管、支气管管腔相对狭小,软骨柔软,支撑作用弱,黏膜血管丰富,而黏液腺分泌不足,纤毛运动差,不能有效地驱除吸入的微生物和有害物质,易感染造成气道狭窄甚至阻塞。由于右侧支气管较左侧直、短、粗,若发生气管异物则易进入右支气管,造成肺不张、肺气肿。(五)肺婴幼儿肺弹力组织发育不完善,肺泡小而且数量少,血管丰富,毛细血管及淋巴组织间隙比成人宽,间质发育旺盛。肺含血量多而含气量相对较少,故易发生感染,且感染时易引起肺间质性炎症、肺不张等。(六)胸廓婴幼儿胸廓呈圆桶状,肋骨呈水平位,呼吸肌发育不完善,膈位置较高;胸腔较小,而纵隔相对宽大。这些因素使胸廓活动范围小,肺不能充分扩张,通气、换气受限,患病时易发生缺氧发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学临床表现治疗以咽炎为主要表现的二种特殊类型病毒感染1、咽结合膜热夏季流行。病原体为腺病毒。典型结合膜热:患者有发热、咽炎、及结合膜红三联征。为急性传染病,常伴有颈淋巴结肿大,但这些症状不必全具备。流行时有的具有咽炎或结膜炎,本病眼、咽症7日见好。2、疱疹性咽峡炎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为夏秋季流行。发病急,发热39.5~40.0℃,大儿童诉头痛、咽痛。婴幼儿拒食、流涎、哭闹不安。在咽峡部可见灰白色小疱疹,周围有红晕,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病程一周左右。急性感染性喉炎好发于6个月~3岁小儿冬春季多发,多继发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急性传染病)病原体:能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和细菌都引起喉炎特点声嘶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喘鸣吸气性呼吸困难;喉梗阻分度一度:活动时出现吸气性喉鸣、呼吸困难。二度:安静时出现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肺部管状呼吸音,心率增快。三度:除二度梗阻症状外,出现烦躁不安、发绀等缺氧表现。四度:出现昏睡、衰竭状态,由于无力呼吸,反出现暂时性安静,但面色苍灰,无呼吸音,仅气管传导音,心音低钝、弱,心率慢或快,不规则。治疗保持安静状态控制感染;雾化吸入减轻喉头水肿;必要时需吸氧严重者气管切开。肺炎小儿时期各型肺炎中以支气管肺炎常见。80%发生于1岁以内小儿,特别在营养不良、佝偻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更易合并肺炎,且病情重,病死率高。病原体主要是由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向下蔓延侵入和传播的;其次是血行播散即全身感染的一部分。病原体:病毒、细菌。几种病原体所致的儿童肺炎特点为起病急骤,重症,6个月~2岁最易发病。体温高至39~40℃,呈稽留热或不规则高热,轻症7~10d退热,重者持续2~3周。腺病毒肺炎病变广泛,肺部体征常在起病后4~7d才出现。少数重症病例可有胸膜炎和胸腔积液。X线检查在发病3~5d后出现改变。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毒力,肺炎以广泛的出血坏死及多个脓肿形成为其特点,发病急骤,高热,病情进展快,有明显的中毒症状,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胸片见一侧或双侧出现大小不等、斑片状影,边缘模糊。见于2岁以下小儿,尤以6个月以内为多见,轻或中度发热,一般不超过38.5℃,喘憋明显,呼气性呼吸困难。肺部体征见胸廓膨隆,闻及哮鸣音,亦可闻及细湿罗音。由于存在肺气肿,肝脏可推向下方。重症者易心力衰竭、呼吸衰竭。X线为间质性肺炎。支原体感染常见于5岁以上。通过患者及恢复期带菌者飞沫传播,病理为间质性肺炎。病程可达2~3月。并发肺外多器官疾病:神经、血液、心血管、临消化、皮肤、肌肉及关节症状。干咳或持续阵发性剧咳、百日咳样,1~4周。体征不明显,X线显著阴影为本病之特征。如何避免呼吸道感染主要通过患者喷嚏和含有病毒的飞沫经空气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传播。可引起上感的病原体大多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多种类型病毒,同时健康人群亦可携带,且人体对其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短暂,病毒间也无交叉免疫,故可反复发病。淋雨、受凉、气候突变、过度劳累等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致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