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国学直播话术道德经.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玄学国学直播话术道德经.docx

玄学国学直播话术道德经.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学-道德经*[道德经.pptx]【开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老师的直播间。(互动评论)欢迎大家进入老师的直播间,我刚刚开播,现在直播间正在进人,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我对不对?进来以后可以先在公屏上打一个“来了”,让老师看到你们。(留人)欢迎今天第一次来到直播间的同学们,既然刷到老师,我相信就是一种缘分,我也希望我们所有的们可以在这里先去给老师点个关注好不好?(关注)所有没有点关注的家人们,可以去点点关注,加入一下粉丝团,咱们的直播马上开始了。【互动】大家有喜欢读道德经的吗?有没有读过的?老师今天跟大家一起来,探讨道德经的哲学本质,一起进入老子宇宙观和自然观的瑰丽精神世界。【】我们下面看看老子所说的以细微是什么?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这段话什么意思呢?首先大家要知道,我们人类获得外部信息和外部知识的唯一通道就是五官,也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除此之外,我们没有任何获得外部信息的来源。可老子讲,你凭借着这个通道,你不可能对道有任何捕捉和感知。这叫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拨之不得。可见老子要想谈道是何其困难,他居然要超出人类感知通道,去捕捉天地万物之根源,这种神秘的中间,缺乏证明、联系贯通的表述,后来成为中国神秘道教的一个重要思想法院。我今天讲老子课,我只讲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老子讲说执古之道,御今之有。就是你如果要驾驭,今天人类文明社会和文明人的操作,他说你只有把握住天知道,你才有资格,有依据,讨论人之道。这是不是我前面讲道论的核心,是宇宙观,你只有把握住宇宙观,你才能把握人文观,社会观。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子追究终极,哲思成立。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六章又讲说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请注意这句话,他说天就是道或者天离道最近。那么什么东西是它的特质呢?就是它的持衡性、稳定性、不变性、不可分割性。他说,你只有把握住这个东西,你才能没身不殆,也就是你才能把握好长远。这句话字面后面的深意是,老子要追究眼前飘忽,流遍世界背后的本源。如果对西方哲学是熟悉的人,一听我讲到这儿,你会立即想到,古希腊哲学第一期叫本体论时代。古希腊早年追究存在,追究本体,他所说的存在,绝不是眼前万物之呈现。他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假象,因为这些东西是不断流变的,他认为但凡是真正的存在,一定是永恒的存在,一定是不变的存在,一定是不可分割的存在,那个存在才叫存在,是那个东西支撑着,或支配着前面的这一个假象世界,由此带来古希腊哲学思境之深入。所以老子这句话跟古希腊哲学的追究对象十分相近,表达东西双方在轴心时代思境之高下。而且大家还要注意这句话的另一个成分,甚至是更重要的状态。就是既然老子在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里表达着万物演化的序列,那么他这句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这句话里就又表达了在这个演化序列中,有恒久性、稳定性的差别。是不是这样呢?否则他为什么要说道乃久呢?他显然是说,非道的东西,表层的东西都是不能持久的,没有稳定性可言的。所以注意,老子在这里有一个对演化进程、稳定度状态的一种猜测性表述。然后老子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有很多人说,老子这个人薄情寡义。那么老子这句话究竟是想讲什么?我们首先看刍狗,这两个字。关于刍狗这两个字是什么,学界也有很多争论,因为甲骨文中刍这个字是画了两只手,然后手上各画一只草,这个字是刍的意思。所以有甲骨文学者认为,刍狗就是落在草窝中的小狗,也就是没有母亲护养的狗。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刍狗的意思就是,嘈杂的狗。大家都很熟悉,古代祭祀天地和祖先要摆上牺牲,牺牲是分太牢和少牢的。所谓太牢就是大动物,比如牛猪羊。所谓少牢就是小型祭祀牺牲动物,比如鸡,比如鸭。那么在普通的百姓,这个祭祀成本对他来说也太高。于是他用草扎的动物,纸糊的动物,来代替祭祀品,这叫刍狗。它表述的是很清贱的东西,很低贱的东西。他说,因此真正管理天下者,应该所作为,不应该用文明派生出来的,那些过多的花样。他只会扰动和破坏人类的生存境况。这句话里仍然标示着。老子在讨论人之道,人类该怎样运行,先看天地怎样运行?而且这句话里还包含一个意思。老子反对人类文明社会花里胡哨的一些操作,他认为人类文明社会过多的理念、过多的明堂、过多的手段,其实是对人类生存的侵害,是违背天道之举。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老子的无为之论,来自于对天道的总结。天乃道,道乃久,追求眼前飘忽世界背后的本源,人道首先还在于天道。那么天道的哲学本质到底是什么呢?【道伦的核心是宇宙观】这里我想强调一下老子所谓的圣人,中国古代圣贤都用圣人。比如老子用,孔子用,韩非子也用。孔子所说的圣人,是指德行极高,而有高权位者叫圣人。孔子把人分三等,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