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语文教案篇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让学生感受水乡美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指导朗读,感受意境。教具准备:水乡美景图。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读熟诗歌,了解大意,学习书写生字。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诗意,体会意境,学习书写生字:荡、飘。教学过程:一、复习生词,引入课文。1、师:昨天我们学习了21课的生字词,孩子们能把他们的名字叫出来吗?(读词语卡片)2、读读课文。读后老师说:“这首诗里出现了三次‘水乡什么多?’李老师也想用这句话来问你们,你读了课文给我们介绍了水乡的什么多?谁能用一句话来说出?”二、学习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一)请一个孩子来读读这首诗歌,其他孩子思考:这首诗告诉了我们水乡的什么多?(二)师:是啊,水乡的水多,船多,歌也多。李老师忍不住画了一幅水乡图,看,清清的水,绿绿的山,我们再让片片帆船飘荡在水面吧,让美妙的歌声也飘荡在水乡的`上空好吗?(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贴画:水多、船多、歌多。)(二)、逐节学习,体会意境。1、教师指图描述,创设学习氛围。2、你喜欢哪一节就好好地读一读,读后来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第一节:水多1、喜欢这一节的孩子读一读(多抽几个孩子读)2、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水多——千条渠万条河一个连一个处处)3、谁来读一读,读出水多的情景。4、师:“处处绿水荡清波”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加深体会水乡的美)5、师描述指出水乡不但水多,而且因水而美。所以读的时候不但要读出它的多,还要读出它的美。6、抽生读,齐读。第二节:船多1、自己读第二节,读完后把自己的感受读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并问问他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2、抽生读,其他学生谈听的体会。3、齐读4、师:我想知道船里都装着什么呢?你们能告诉我吗?(引导学生说到水乡的美吸引着许多人。)5、把第一二节连起来读一读。第三节:歌多1、听,水乡的孩子们正在唱歌呢!(播放歌曲《采菱》)2、师:划着小船穿行在如诗如画的水乡,一定不止这么一首好听的歌曲。不信,我们来读读第三节。3、如果你也是一个水乡的孩子,你想唱点什么呢?还想说点什么呢?(三)、齐读全文,升华感情。1、在风景秀丽的水乡,人们过着幸福愉快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读读全文,祝愿水乡人们的幸福生活更上一层楼。用我们美美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祝福好吗?2、联系背一背。3、听了孩子们的朗读,水乡绿水荡清波的样子,白帆片片飘满河的情景已经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来,美美地读读这两个词。二、学习书写生字:荡、飘三、学生写字练习。语文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乘虚而入"、"惊惶失措"、"欣喜若狂"、“焦头烂额”等成语,,学习先理解关键词素再理解整个词语意思的解词方法。2学习写人物语言时注意把说话人动作、神情作适当描写的表达方法。展开想象,把第3节写具体。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通过学习,了解古希腊的阿基米德是一个大智大勇的著名科学家,懂得只有掌握科学知识,具备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人才会有力量,才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才能为国为民作贡献。二、教学重难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乘虚而入"、"惊惶失措"、"欣喜若狂"、“焦头烂额”等成语。2学习阿基米德智烧敌舰的过程,认识到他是一个大智大勇、善于运用科学的人。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预习反馈1出示课题:齐读2检查预习:课文写了什么情况下,谁用什么办法智烧敌舰?结果怎样?(交流、总结)相机出示词语:乘虚而入惊惶失措焦头烂额欣喜若狂说明:检查预习,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习惯,并通过长期训练让学生懂得预习时的要做到的基本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初步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逐步形成能抓住文中关键词语加以概括的能力。二整体入手,认识人物1自由读课文,划出人们评价阿基米德的语句。2交流、出示二千多年前,古希腊出了个很有名的科学家叫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是希腊最聪明的人。阿基米德真有本事!真了不起!3出示关于阿基米德的资料,初步感受他的“智”。说明:通过初读课文,寻找有关对阿基米德评价的句子及相关资料的补充,认识阿基米德并初步感受他的.“智”。这既是文眼,也是教学的切入口。三学习故事,了解人物(一)学习课文第2、3节,感受情况危急,感受人物智慧1读文,理解“乘虚而入”:理解“虚”意思;根据关键词理解整个词语意思;读文理解课文中“虚”的意思。指导读句:希腊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