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PBL教学法在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pdf

PBL教学法在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BL教学法在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研究pbl教学法在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为随机选取我院2010级本科临床专业96名学生,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pbl组和常规教学组(对照组),采用考试与问卷调查结合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pbl组较对照组学生学习主动性、临床分析能力明显提高,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明显增强,对技能操作要点的掌握程度较好。因而,pbl教学法使学生学习动力、兴趣明显增强,教学效果较好,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技能,使其形成初步诊断的逻辑思维方法。关键词:pbl教学法诊断学实验教学教学效果基于问题(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1969年首先由barrows教授提出,是医学生进入临床以前或学习临床课时,以病人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关键不在解决问题,而在讨论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及与他人团结协作的能力等[1]-[2]。本研究旨在对pbl教学法在诊断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情况进行分析。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9月—2013年1月随机选择我院2010级本科临床专业的96名学生,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pbl组48名,男28例,女20例,年龄20—22岁。对照组48名,男26例,女22例,年龄21-22岁,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教学方法pbl组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组8人,采用pbl法进行教学,通过若干预设的临床典型病例引出相关学习内容,并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角色表演,组织讨论,代表发言与自由发言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踊跃发言,寻找关键问题的解决途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两组学生由4名授课老师共同任教,带教老师均经严格培训,动作轻柔、和谐、准确、熟练。课前统一手法、规范教学,要求手把手地示范每项操作的要领,并确保每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知道实验分组,以保证其参与积极性。采用教材均为陈文彬、潘祥林主编的《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及广东医学院诊断学与内科学教研室主编的《诊断学实习手册》(2008年12月)。1.3教学效果评价方法1.3.1问卷调查课后采用自制问卷对pbl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①pbl教学是否能够激发学习兴趣;②团队协作精神是否得到提高;③是否促进了诊断学技能操作要点的掌握;④通过学习和讨论,临床病例分析能力是否有所提高;⑤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1.3.2考试两组学生的考试方法及内容均相同,由客观题及主观题组成,客观题为机考心音考核,主观题为技能操作试题。1.4统计分析方法2.结果2.1考试成绩见表1。表1pbl组与对照组学生考试成绩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2.2问卷调查学生对pbl教学的满意度测定回收问卷共48份,满意的学生39人(81%),较满意6人(13%),不满意3人(6%)。96%认为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88%认为有助于提高临床分析能力。82%认为促进了技能操作要点的熟练掌握。3.结论pbl教学法使学生学习动力、兴趣明显增强,教学效果较好,巩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技能,使其形成初步诊断的逻辑思维方法。4.讨论诊断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诊断学教学任重道远,诊断学实验课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系统问诊、全身体格检查及病历书写、病例讨论方法,确立严密的临床逻辑思维,培养良好的医德,为见习、实习打下基础。以往的灌输性实验教学存在模式陈旧、内容滞后、形式单一、目的偏离、备课不足、重理论轻技能、连贯性差等问题[3]-[4],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浅尝辄止,临床思维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难以得到锻炼。pbl教学法主要是以病例为中心,由教师预设一些问题,可通过standardpatient剧本的角色表演、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系统、病例分析讨论或提问互动[5]-[6]等方式,让学生分组集体讨论后互相配合寻找答案并整理归纳出自己的观点,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训练其临床技能,并注意临床思维的培养,达到融会贯通的最终目的。在pbl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督促、指导作用,要鼓励每名学生都勇敢参与,充分动手动脑,掌握各项操作的要点。学生讨论完毕,教师应及时点评,进一步强调难点重点,并着重分析共性问题,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