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doc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课题名称辛亥革命科目初中历史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教学者宋美娟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能力。(1)了解孙中山创办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领导机构、革命纲领、成立意义,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等史实;(2)培养学生观察图画的能力,概括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述历史事件的能力;(3)通过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方法;(2)通过探究的过程,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武昌起义的枪声,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感受孙中山为了革命而鞠躬尽瘁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历史情境设置。根据初二学生特点激发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2)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法:通过创设情境,设计比较符合学生的课堂活动,是学生能积极的参与课堂,比较自然地学习知识的同时,渗透情感教育。(3)问题教学法:根据初中学生具有好胜和集体荣誉感的特点,课堂采用小组竞赛形式,大部分的问题回答都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学生学习自觉性高,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较好。(4)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图文材料结合来辅助教学。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情景导入多媒体出示孙中山画像。教师讲解:据统计,全国仅以孙中山名字命名的大小地名就有数千处之多。孙中山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被尊称为“国父”。“国父”那一定是为缔造这一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伟大人物,他的最大功绩和主要贡献是领导了一场伟大的革命,这场革命就是辛亥革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八课辛亥革命。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明确任务中国同盟会建立的时间、地点、革命纲领、宣传革命的刊物、作用。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意义。明确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自合探究同学们明确了任务,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八课辛亥革命。进入自主学习任务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课文P36—P37页)完成以下问题:多媒体展示:兴中会创办的时间、地点?兴中会的纲领(誓言)?兴中会的性质?教师总结:19世纪末的中国式是一幅悲惨的景象,中国人民承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华民族处于濒临灭亡的境地。一心救国图强的孙中山于1894年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图强的建议遭到拒绝,使她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专制制度,才能够拯救中国。同年11月,孙中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共20多人,在美国檀香山建立兴中会,从此开始了他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历程。过渡:继兴中会成立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革命团体,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一个由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新时期已经到来了。就是中国同盟会。4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时间、地点?5.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性质?6.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7.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简称?8.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教师小结: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革命纲领的阐述和完善,也是同盟会革命纲领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二者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同学们看动脑筋。小组合作:动脑筋(P37页)。过渡: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对革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革命党人发起了一波又一波武装起义,他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毫不气馁,一场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革命爆发了。让我们走近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他成功的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进入自主学习任务二:武昌起义。(课文P37-38页)完成下列问题:多媒体展示武昌起义的时间、经过、结果?宣告中华民国成立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孙中山就职什么职位?他是怎么当上大总统的?从这一年起,起用民国纪年。如何算?可惜革命的果实被人窃取?是谁?他的身份是什么?。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师小结:中华民国是一个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它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达到了高潮。这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果,但辛亥革命的果实却被窃取了。小组合作探究: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看书找到答案学生边听教师的讲述边从课本中找到纲领的通俗解释。然后对应教师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