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童年》音乐优秀教案(通用18篇)《童年》音乐优秀教案(通用18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童年》音乐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童年》音乐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听《我们多么幸福》,唱《摇啊摇》作品,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深切地体现本课《童年》的主题及“音乐与人”的亲密联系。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教学内容聆听合唱曲《我们多么幸福》表演歌曲《摇啊摇》一、律动《两只小象》感受三拍子二、聆听《我们多么幸福》教材分析:合唱曲《我们多么幸福》这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描绘了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表达了他们为了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及远大理想。歌曲由主歌和副歌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旋律常作跳进,给人以爽朗明快的感觉,儿童们的天真神态跃然于歌声之中。副歌为两部合唱,旋律以级进为主,优美流畅。“哈哈”的旋律音调使笑声既生动真实而又不失其音乐性,在欢笑声中,人们仿佛看到了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歌曲最后,以歌曲中惟一的上行四度跳进达到高音区形成了歌曲的高点,表现了孩子们幸福、激动的心情。1.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对歌曲《我们多么幸福》的理解,要求学生看课本上的歌词。2.教师简单介绍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3.复听时,可以要求学生轻轻地随录音哼唱、即兴舞蹈。4.请同学们谈谈对歌曲的感受,教师可适时提示:(1)流畅的三拍子曲调,你想像当年的同学们在什么场景中?(2)歌曲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景?(3)生活在21世纪的你感到幸福吗?以加强德育教育。5、再次聆听“当你听到歌曲兴高采烈时用动作表示。”三、表演《摇啊摇》教材分析:歌曲《摇啊摇》这是一首流传于上海地区的民间童谣。2/4拍,D宫调式。全曲平稳优美,有韵律感和动感。第一乐句前两小节旋律相同,音调的起伏富有荡漾的小船或睡在摇篮中小宝宝的情境。第3小节的四度跳进,在情绪上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从而把喜悦的心情释放出来。第二乐句在前句和后句中曲调和节奏运用了宽与紧缩的变化,展现了宝宝和外婆之间的亲热情景。歌曲的末句采用了换尾重复,使歌曲前后呼应,旋律趋于平静,表现了宝宝沉浸在甜美的睡梦之中。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三拍子。2.老师范唱,学生律动体验六拍子3.边看书上的插图,边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情景。4.听琴默唱5.讲解三拍子和六拍子相同与不同。6.轻声读歌词(接龙)7.轻声接龙唱8.指名演唱9.处理歌唱10.4小节一句跟琴模唱曲调,要求唱得连贯流畅,像小船在河中匀速前进。11.完整唱好这支童谣。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即兴表演)。四、课后小结:学生能流畅的把歌曲演唱,体验六拍子的规律。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生歌曲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五、指教老师:黄蕾《童年》音乐优秀教案篇2教学目标:一、情感目标:《捉迷藏》、《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二、认知目标:聆听《捉迷藏》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体会乐曲的节奏和情绪是怎样变化的;认识音名,并能在钢琴上找出所有的C音;三、技能目标:1.进一步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曲调。有感情的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2.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教学重点、难点: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课时划分:共三课时1、表演《摇啊摇》2、聆听《捉迷藏》,音乐知识:速度标记,情绪词语。3、表演《小酒窝》,聆听《我们我么幸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和学生就暑假见闻进行一番探讨,可以请几名同学表演在暑假里学到的一个节目,老师也为学生演唱一首歌曲,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二、发声练习:1-3│2—6│1--│1—-‖三、歌曲教学1.请一名同学到台上,将老师演唱的旋律音符书写在黑板上;老师逐句演唱;2.老师完整地再演唱一遍旋律,学生感受:这段音乐适合用来做什么呢?3.学生练唱旋律4.聆听歌曲范唱,仔细听清歌词内容并复述;歌曲中有一个乐句老师重复了一遍,谁听清了是哪一句?(复习反复记号)5.学生听琴学唱歌曲,老师及时做纠正;6.出示打击乐器碰铃,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