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的现状与思考.docx
上传人:志玉****爱啊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校本培训的现状与思考.docx

校本培训的现状与思考.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校本培训的现状与思考校本培训的现状与思考校本培训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这项工作的初衷旨在依托校本基地,节约培训成本,开发教育资源,更新教育理念,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然而,反观这几年的校本培训的实际效果,收益甚微,校本培训现在几乎成为教师的一项推不掉的义务不得已而为了。日常教育教学与校本培训成了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张皮”,这是种奇怪的反常现象,这给教育资源带来了极大的浪费,同时也损失了政府的公信力,一方面对教师的敬业态度不得不进行拷问,另一方面也对政府的教育决策的制定与实施需要进行反思:究竟怎么样才能提升广大中小学教师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水平?怎么样才能从实际上贯彻执行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各项法律制度和相关措施?校本培训的途径和模式是否需要进行改革切实为教育服务?应该说教育的决策是进过科学论证和大面积试点后才全面实施的,有一定的科学基础和现实可行性的,但是到后来怎么变了味?根源出在教育管理者,出在学校管理者,出在教育具体执行者身上!国家为这项工程投入了多少物力人力财力!但就一本本教育培训教材来说,不知凝结着多少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其中深刻的理论和精彩的论述和案例,对于提高教师的新课程素养不知会带来多么大的帮助!但是,现实又是另一回事——新课程的实施步履维艰,教师们依旧穿新鞋走老路——观念的东西一旦进了头脑就立刻根深蒂固,先入为主。整个教师队伍处于青黄不接的瓶颈期,新课程缺少实施的主体——教师,个别年轻教师主动学习,实践探索,很难在学校里得到某种尊重,新理念自然很难推广了。其次,校本培训很多都是教师的自学行为,没有严格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缺乏检查和考核培训结果的有效方法,直接导致校本培训流于形式,导致了校本培训其实就是写好(确切的说是抄好)几本校本培训报告册的事情了。写的好与坏没有人去评价。再次,教研活动这几年被学校严重忽视,学校的工作的重心有所偏移,教研之风低迷,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没有了升学率的束缚,教师待遇相对过低,教育经费的相对紧张,势必在教师心里造成负面的影响,挫伤教师教研的积极性。新课程的推广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需要引导,激励,监督和考核。作为推广新课程的载体——校本培训是实施新课程的最佳途径,理当引起高度关注和全面落实。让这么好的教育资源白白浪费着实令人叹息。怎么办?笔者认为应当把好以下几个关口:一是把好教材自学关,学要有规范有步骤,不仅个人自学,学校也要集中学习,要有学习的记录,学习的内容必须符合所学教材;二是把好填写关,校本培训报告册必须独立填写,有计划有步骤的填写,不可临阵磨枪,学校坚持检查记录;三是把好制度关,进一步建立健全听课观摩课的制度,在听课过程中贯彻校本培训的精神,学校每期定期或不定期开展5至8次公开课教学,建立学习档案;四是把好考核关,学校必须把个人校本培训的落实情况纳入到业务档案并作为考绩考核的实际依据,奖勤罚懒。上级主管部门加强检查验收,杜绝抄袭现象,规定一定比例的“不合格”,强化教师培训的忧患意识。五是把好奖励关,这一关举足轻重,与一定的精神或物质的奖励挂钩,很大程度上会提高培训的积极性。奖励要看数量,也要看质量,看个人在实践校本培训过程中的创新成果,予以重奖,刺激教师教学研的积极性。即将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可以将校本培训纳入其中的考核范畴。教研要有一种氛围,要有一种风气,要有一定的外部条件,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本着对工作负责的精神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认真落实校本培训,既是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个人进步的表现。只有坚持不断发展的观念,完善自身,才能支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市校本培训工作现状与思考2017-05-1209:03|#2楼一、我市校本培训工作简介我们资兴是2017年上期开始在中小学开展校本培训工作的,现在已整整6年。是郴州市,乃至全省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最早的市(县),得到了郴州教育局市教育局和兄弟市(县)教师进修学校的领导的好评。2017年郴州市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会上郴州市教育局的领导对我市校本培训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号召郴州市各县(区)向我们资兴学习。我们总结出的“345循环递进”校本培训模式和县城校本培训模式,在郴州市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均获一等奖。1、“345循环递进”校本培训模式“345循环递进”校本培训模式是在认真分析传统师资培训模式和山区县(市)师资培训的实际情况,在现有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组织框架有三个要点:即“重心下移、以校为本;部门协调、市校联动;整合资源、专家引领”。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345循环递进”校本培训的教学框架,其中,“3”是指在校本培训中实施“理论研修、实践探究、反思提高”三个阶段;“4”是指在理论研修阶段坚持“专业引领—人人讲学—交流评议—集中考核”四步走;“5”是指在实践探究阶段每个受训者必须经历听课、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