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营运资金管理.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38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六章_营运资金管理.pdf

第六章_营运资金管理.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财务管理第六章营运资金管理目录y营运资金概述y现金管理y应收账款管理y存货管理营运资金的含义点义与特点营运资金,又称循环资本,是指一个企业维持日常营常经营所需的资金,通常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即营运资金总额=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营运资金的特点(一)流动资产的特点(二)流动负债的特点1、投资回收期短1、速度快2、流动性强2、弹性大3、具有并存性3、成本低4、具有波动性4、风险大营运资金的资金的周转转营运资金周转,是指企业的营运资金从现金投入生产经营开始,到最终转化为现金为止的过程。包括三个方面:(1)存货周转期:指将原材料转化成产成品并出售所需的时间。(2)应收账款周转期:指将应收账款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3)应付账款周转期:指从收到尚未付款的材料开始到现金支出之间所用的时间。现金管理现金管理的意义企业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动机:(一)交易动机(二)预防动机(三)投机动机现金的成本(一)持有成本因保留一定现金余额而增加的管理费及丧失的再投资收益。(二)转换成本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以及转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时付出的交易费用。(三)短缺成本在现金持有量不足而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加以补充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现金持有量的确定(一)成本分析模式成本分析模式是根据现金有关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运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只考虑因持有一定量的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及短缺成本,而不予考虑管理费用和转换成本。最佳现金持有量=机会成本+短缺成本=最小某企业现有A、B、C、D四种现金持有方案,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项目ABCD现金持有量100000200000300000400000机会成本率10%10%10%10%短缺成本4800025000100005000要求:采用成本分析模式计算该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最低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TC=2TFKy此时的现金持有量为最佳现金持有量2TFQ=K案例:某企业现金收支状况比较稳定,预计全年需要现金400万元,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400元,有价证券的年利率为8%。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最低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转换成本;持有机会成本;有价证券交易次数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二)存货模式存货模式下计算现金最佳持有量时,对短缺成本不予考虑,只对机会成本和固定性转换成本予以考虑。则:现金管理总成本=持有机会成本+固定性转换成本QT即:TC=×K+×F2QT:一个周期内现金总需求量;™F: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Q:最佳现金持有量;™K:有价证券利息率;T™TC: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转换次数Q四、现金回收的管理1、邮政信箱法又称锁箱法2、银行业务集中法五、现金支出的管理1、合理利用“浮游量”。2、推迟支付应付款。3、采用汇票付款。应收账款的管理一、应收账款的概念及功能二、应收账款的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三、信用政策(一)信标信用标准y概念: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y企业在制定或选择信用标准时考虑的基本因素:(二)信用条件1、信用条件:企业接受客户信用定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主要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现金折扣率2、信条信用条件备选方案的评价价某企业预测的2007年的赊销额为3600万元,其信用条件是n/30,变动成本率为60%,资金成本率10%。假设企业收账政策不变,固定成本总额不变,企业有三个信用条件的备选方案:A:维持n/30的信用条件B:将信用条件放宽到n/60C:将信用条件放宽到n/90其他资料如下:方案ABC项目条件n/30n/60n/90年赊销额360039604200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306090坏账率2%3%6%收账费用3660144要求:1、对不同方案作出决策2、为了加速收账,在B方案基础上将赊销条件改为2/101/20n/60为D方案,估计60%客户会用2%折扣,15%会用1%折扣,坏账率为1.5%,收账费为42万,据此作出决策(三)收账政策概念:收账政策亦称收账方针,是指当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时企业所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主要包括收账程序、收账方式等。确定原则:收账总成本最小四、应收账款日常管理1、应收账款追踪分析:客户的销售状况2、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帐龄结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