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学法柳斌:课程介绍绪论:语文与语文教学法叶圣陶(1894-1988)吕叔湘(1904—1998)张志公(1918~1997)二、语文名称的由来:语文语文是什么?2、言语:语言和言语的关系三、大语文定义:结构:附:“唯语文”和“去语文”四、语文教学法(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三)学术发源:(四)体系:附:参读书目:附:参读刊物第一章[英]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Spenser1820-1903)[唐]孔颖达《诗经·小雅》注:“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奕奕寝庙,君子作之”《诗·小雅·小弁》)朱熹几种课程观制约课程发展的三个因素:第一节课程(论)和教学(论)1.古代语文课程的发展2.近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附:《奏定学堂章程》相关规定“国文”名称出现与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中学国语文读本3当代的语文课程第二章语文课程论一、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语文学科的性质观:(一)本质属性:语文的人文性:(二)一般特点:(三)其他特点:二、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布卢姆教学目的表达:“新课标”表达:1、义教《语文课程标准》:2、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目标的表达:(二)任务:1、知识传授语文知识的内容:语文知识教学的要求:2、能力培养语感:语境: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3、智力开发(2)情绪智力(情商):4、思想教育语文“德育”的特点:5、审美教育语文美育的内容: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第二章语文教材论一、语文课纲(一)依据:(二)作用:(三)内容:(四)义教《语文课程标准》教育理念:(五)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育理念:(六)义教《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七)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八)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设计思路讨论:高中“新课标”普适性如何?二、语文教材(一)教材概念(二)教材分类:附:我国古代语文教材(三)教材要素:2、知识系统(四)教材类型:2、合编型:(五)教材标准(文质兼美、适合教学)(六)教材使用:(七)教材处理方法:程序:三、教学媒体(一)传统(常规)教学媒体(二)现代(电教)教学媒体现代媒体的特点: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现代媒体基本功能:第三章语文教学论引论: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三大经验:三大问题:四大弊端:一、语文教学原则传统的教学原则回顾:现代教学原则(一):现代教学原则(二):语文传统教学原则:语文教学新原则:还可补几条:二、语文教学内容三概念区别:(一)语文教学内容选择的变化(二)教学内容的新认定(三)语文教学内容三个层面:(四)语文教学内容四个要素:(五)语文学习五领域:王荣生认为:李山林认为:三、语文教学方法概念:教学方法一般分类:(一)阅读法2、默读3、背诵(二)讲授法(三)对话法(四)实践法(五)电教法(六)研究法(七)自学法总结:附:其他教育教学方法举隅:四、语文教学模式(一)定义:(二)组成要素:(三)分类:(四)我国中小学基本教学模式:(五)新课程教学模式(六)语文教学过程过程要素:中国古代常见教学过程:近现代:当代:国外常见教学过程:总结:五、语文教学环境构成要素:(三)作用:(四)优化途径与方法六、语文教学艺术(一)教学艺术3、类型语文教学艺术的内容:4、特点:5、功能:(二)教学审美:(三)教学风格:(四)教学流派:按地域分:附:“浙派”基本特征:语文教学六大流派:其他语文教学流派:第四章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一、阅读概述:(二)阅读的功能:(三)阅读的类型:(四)解读的方式:二、阅读教学的任务:其他阅读能力:三、阅读教学的内容:四、阅读教学的策略:(二)调控教学节奏;(三)控制教学情绪;(四)活跃课堂气氛五、阅读教学的技能:(二)提问的技能问题的类型:(三)板书的技能设计板书的技法:(四)结束的技能六、阅读教学的方法:(二)思路教学法(三)情感教学法(四)情境教学法(五)导读教学法(六)点拨教学法(七)范文应用法(八)活动教学法七、单篇讲读课文教学:八、单元教学九、自读课文教学附:备课教案格式:课型:第五章写作教学写作的重要性:一、写作教学的目标:二、写作教学的内容:附:写作规律:2、训练写作能力:3、培养写作习惯4、学习写作技艺三、写作教学的原则:四、写作教学的要求:五、写作训练的内容六、写作训练的方式:(二)单项写作训练方式(三)综合写作训练方式附:材料作文七、写作训练的模式:9、我国新时期作文改革:(2)“做人—作文”教改实验(3)社会化写作学习(4)题型作文教学(李白坚)(5)话题作文:(6)绿色作文(赵谦翔)(7)动力性作文理念(马正平)八、写作教学的过程:九、新课标视野下的写作教学:(二)新课程写作教学的策略:附:写作教学的教案第六章口语交际教学一、口语交际的功能与意义:(一)功能:(二)意义:二、口语交际的涵义与类型:类型:(二)听类:三、口语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