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作业.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作业.doc

《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作业.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作业(要求:全部做完后提交,敷衍了事的将被删除重做)一、阅读教材,完成下面填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本书作者观点)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今天,出现的新型教学方法。它强调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简单相加。要以(课程)为出发点,信息技术服务于(课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目标a、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b、完善学习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3、信息素养包括:⑴(信息意识)、⑵(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技能)⑶(信息评估能力)、⑷(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4、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应遵循以下原则:a、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b、根据(教学对象、学校实际)选择整合策略c、根据(学科)的特点构建整合的教学模式d、恰当地应用各种媒体,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进行整合。e、在教学后期,应该使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品化,并将学习成果发表。5、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就是教师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内容、结构、资源、实施过程有效结合,最终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能力。6、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对教师的要求a.转变(教育观念),学习相关教育理论。b.具备(各种信息)能力c.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相关知识d.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评价)方式7、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分为以下几个“子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施能力)。8、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所做的系统安排,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系统,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祝智庭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以(学生主题发展)为中心,促进学习者创新和综合能力的培养。9、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各种现代教育媒体的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主要包括资源的(获取)、(利用)、(加工)、(评价)、(创新)的能力,同时还包括常用教学软件的使用,简单的课件制作,如演示文稿的制作、文字处理、网页制作等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础,只有熟练的掌握信息技术操作及应用能力,才能做到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几的整合。10、互联网教育信息资源分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实验室主任蒋鸣和老师,从数字化教学视角出发,将教学资源分为五类,即:(教学材料)、在线展示、学习活动、网上游览和(项目合作学习)11、对网上资源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a.(内容)。b.形式。c.(时间)。12、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促进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地、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13、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2)强调“(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14、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学内容的把握能力,这是教案设计的始点。(2)对(学情)的预测能力,这是教案设计的基点。(3)制定最佳(教学策略)的能力,这是教案设计的中心环节。15、“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自我反馈教学式教学策略”这些都属于(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16、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施能力最关键的就是正确地选择和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17、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1)理科课在整合时多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文科多用合作讨论的学习模式。(2)理科课的学生实验必须要学生动手,不能轻易用信息技术代替。在学生的实验课上,信息技术应该属于(辅导)地位。(3)实施网络条件下自主学习时,要考虑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强化学习前的任务布置和学习后的讨论总结。18、主题探究学习是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在目前的整合实践中,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9、网络主题探究(Webquest)关注的重点是信息的使用,即学生通过网络来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