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基本格律要求及平仄通用字.doc
上传人:红色****bc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律诗基本格律要求及平仄通用字.doc

律诗基本格律要求及平仄通用字.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律诗得基本格律要求:ﻫ1。每句末字就是平声即需要押韵。ﻫ2。第一字得平仄不拘,第二、四、六、七字得平仄不能改变。只有一个特例:句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可改为“仄仄平平仄平仄”,使用这一特例时,除第一字得仄可改为平外,其余六字得平仄不能再改变。3、第三字得平仄规则,不能犯孤平、即在句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得第三字如果由平改为仄(发生拗),则第五字必须由仄改为平(实施救),否则就就是犯孤平。即句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可拗救为“仄仄仄平平仄平”、在其它句式中第三字得平仄不拘。4、第五字得平仄规则,不能有三平调。ﻫ即句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不能变成“平平仄仄平平平”即后三字都就是平声。ﻫ在其它句式中第五字得平仄不拘。律诗(五律与七律)得对仗要求:ﻫ1。律诗每两句合成一联。ﻫ第1,2句合称第一联(首联),第3,4句合称第二联(颔联),第5,6合称第三联(颈联),第7,8句合称第四联(尾联)。ﻫ2。除首联与尾联外得其它各联都必须使用对仗。ﻫ所谓对仗就就是把字数相等、意思相对或相反、结构相同或相近得两个句子放在一起,使两个句子形式上互相映衬,内容上互相补充。通俗地说就是两个句子相同位置得字词得词性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严格些说就是词类相同或相近,如天文类对天文类,天文类对地理类也行、出句得平仄与对句得平仄必须就是相反得,叫做对、下联出句得平仄与上联对句得平仄必须就是相同得,叫做粘、当然,在“粘”得时候,第五、七两字(在五言则就是第三、五两字)得平仄不可能相同;在“对”得时候,如果首句入韵,首联出句与对句第五、七两字(在五言则就是第三、五两字)也不可能相对。一怎样对仗—-—--—-—-—---—-—------—ﻫ对仗就就是对偶,把字数相等,意思相对(或相反),结构相同(或相近)得两个句子对称得排列在一起。对仗就是做诗词得基本功。过去童蒙读书,未学做诗,先学对“对子”,因为对仗就是做诗得基本功。对仗有如下要求如:ﻫ律诗对仗有三个要求:ﻫ1、字面相对构成对仗得两个句子,字数相等,结构对称,字词得意义相对。ﻫ2、词性一致在一联中,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相对字词得词性应该就是相同得,就是工对还就是宽对,往往由此决定。3、平仄相对工对:满足词性相同又满足词类相同得严格得词对就叫做“工对"、宽对:一般说来,在一首近体诗中很能对得如上面“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这样工整。一般得对仗,只要就是词性相同得字词都可以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不必分细类如天文必须对天文,动物必须对动物。流水对:下句描述得就是紧接上句得行程,就就是一流水对。对仗避忌ﻫ-—----—-—---——---—--1忌同字相对ﻫ在一组对仗得句子中,上句与下句在同一字序位置上不能同字。同字必同声,同声就必然失对。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若改成“无边落木萧萧下,无尽长江滚滚来。"便成了同字相对。上下句得同一位置上都就是“无”对“无”便就是同字相对,此为大忌。ﻫﻫ2忌合掌ﻫ合掌就是指句得意义相同,应该避免同义词相对、如“蚕屋朝寒闭,田家昼而闲”中得“朝”与“昼”便就是对仗合掌。失对:律诗每联得出句与对句就是平仄相对得,也就就是说,出句与对句得平仄必须相反,出句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句应该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出句就是平平平仄仄,对句就应该就是仄仄仄平平。首句押韵得,末字落在平声上,因而首联不全相对,但其她各联都要平仄相反;这叫“对”,不符合“对”得规则,就就是“失对"、ﻫ1)失粘:粘就就是粘连得意思,五律要求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得出句前两个字平仄必须相同。由于律诗得一、三、五处可以不论平仄,实际上我们只用瞧第二个字就是否平仄相同。不符合“粘”得规则,则就是“失粘”。对于七律则就是第三、四字处平仄相同,由于1、3、5处平仄不论,所以我们只用瞧七律第四字平仄就是否相同、ﻫﻫ2)失粘又一说法:五律要求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得出句在偶数处得字必须平仄相同。五律就是二、四字;七律就是二、四、六处。不符合平仄要求,就就是失粘、3)失粘又一说法:五、七言律诗上联得对句与下联得出句在第二字处必须平仄相同。不符合平仄要求,就就是失粘、因说法不一,难以绝对,各自斟酌。其实掌握了律诗得正格及注意了下面律诗得变通方法,不会出律。ﻫ关于“一、三、五不论”这个口诀我们可以归纳如下:ﻫ1)仄脚句:ﻫ1。1五言得仄仄平平仄或平平平仄仄,可以一、三不论。ﻫ1。2七言得平平仄仄平平仄或仄仄平平平仄仄,可以一、三、五不论。2)平脚句:2。1五言得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可以不论,但第一字不可以不论,否则会犯孤平。2、2七言得仄仄平平仄仄平,一、五可以不论,但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会犯孤平。ﻫ2.3五言得仄仄仄平平,第一字可以不论,但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会出现三平调。ﻫ2、4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