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九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能量代谢(energymetabolism):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发生的能量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新陈代谢1、糖:(50%~70%)功能:供给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是机体利用的主要能量物质。在一般情况下,以糖的有氧氧化供能为主。糖酵解虽然只能释放少量能量,但在体处于缺氧状态时极为重要。2、脂肪(30%)主要功能是储存和供给能量。方式:有氧氧化(需氧)每克脂肪在体内氧化所释放的能量约为糖的2倍。当机体需要时,储存的脂肪首先在脂肪酶的催化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甘油主要在肝脏被利用,经过磷酸化和脱氢而进入糖的氧化分解途径供能或转变为糖。脂肪酸与辅酶A结合后,经过β-氧化,逐步分解为乙酰辅酶A而进入糖的氧化途径,同时释放能量。在短期饥饿时为主要供能物质。3、蛋白质是机体细胞结构与功能的主要物质。为机体提供能量则是氨基酸的次要功能。很少(长期饥饿或极度消耗时)。蛋白质在体内不能完全氧化,其代谢终产物是;尿素、尿酸和肌酸。三种能源物质的比较C机体的能量来源与利用摄入二、能量代谢的测定能量代谢测定是指测定机体单位时间所消耗的能量,即能量代谢率。按能量守恒定律,测定单位时间内机体消耗的食物及这些食物中所含的能量或者测定机体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与所做的外功,都可测算出整个机体的能量代谢率。㈠、直接测热法直接测热法是测定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向外界环境发散的总热量。根据能量摄入(食物)=产热+做功+贮存能量,若排除机体做功和贮存能量,单位时间内机体散发的总热量就是能量代谢率。这种方法测定准确,但设备复杂,操作繁琐,现已极少应用。㈡、间接测热法间接测热法是依据物质化学反应的“定比定律”原理,即在一般的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底物的量与反应后产物的量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计算出该段时间内机体所释放出来的热量,间接测出能量代谢率。1、食物的热价将1g食物分解氧化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称为食物的热价。单位:为kJ食物的热价分为:物理热价(体外燃烧)和生物热价(体内氧化)。脂肪的热价最高。2、食物的氧热价将某种食物分解氧化时消耗1L的氧释放的热量,称这种食物的氧热价。表示某种物质氧化时的耗氧量和产热量之间的关系。糖的氧热价最高。4、耗氧量与CO2产量的测定方法(自学)(1)闭合式测定法(2)开放式测定法(一)肌肉活动:影响最大,剧烈活动其产热量较平静时增加10~20倍。(二)环境温度1.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的环境中较为稳定。原因:肌肉松弛2.T>30℃,能量代谢率增加。原因:酶活性增强3.T<20℃,能量代谢率增加.原因:寒战和肌紧张增加激素分泌(四)精神活动人在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的影响不大,其产热量一般不超过4%。精神紧张时,骨骼肌紧张性↑→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甲状腺激素↑→产热量可显著增加。原因:无意识的肌紧张及刺激代谢的激素释放增多四、基础代谢——能量代谢的衡量标准㈠、基础代谢与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是指机体处于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基础代谢率(BMR)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所谓的基础状态是指人体处在清醒而又非常安静,不受肌肉活动、精神紧张、食物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时的状态。体表面积的计算①查表法②计算法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0.0128×体重-0.1529㈡、基础代谢率的测定及意义将实测值与同年龄、同性别组正常值比较,以百分数表示基础代谢率的改变。即:基础代谢率=(实测值-正常值)/正常值×100%2.测定基础代谢率的临床意义基础代谢率的实际值与正常平均值比较,相差±10%~±15%之内属于正常。当相差值超过20%时,表明机体能量代谢可能异常,可用来帮助某些疾病的诊断。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则BMR低20%~40%;功能亢进时,则BMR高25%~80%。肾上腺皮质和脑垂体功能低下,BMR低。发热时,BMR升高。体温升高1℃,BMR升高13%阿狄森氏病,神经性厌食,肾病综合症,BMR降低病历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一、体温及其生理波动㈠、体温体温是指机体具有一定的温度。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新陈代谢和一切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体温过高、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导致生理功能的障碍,甚至造成死亡。体温过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代谢抑制。体温过高:引起酶和蛋白质功能改变T<34℃→意识丧失;T<25℃→心跳停止;T>43℃→酶变性;T>45℃→危及生命;T=27℃→低温麻醉。1、体壳温度是指人体的外周组织即表层,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等温度。数值低,不稳定,各部差异大随环境温度变化各部位差别较大,额头>躯干>手足当环境温度为23℃时,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