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47ppt课件.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九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47ppt课件.ppt

第九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47ppt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五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能量代谢:指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体温: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即体核温度。第一节能量代谢一、能量在体内的释放、贮存和利用(一)三种营养物质代谢放能1.糖:主要(70%以上)脑组织所需能量则完全来源于糖的有氧氧化。2.脂肪:次之(30%)3.蛋白质:很少(长期饥饿或极度消耗时,才成为主要能量来源)。(二)、ATP与能量代谢二、能量代谢的测定(一)能量代谢测定的基本原理从食物吸收获得的能量+体重1=同时期内物质代谢释放的总能量+体重2机体的能量代谢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因此,测定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发散的总热量或所消耗的食物量,可测算出整个机体在单位时间内能量代谢的量,即能量代谢率。(二)、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1.直接测热法:呼吸热量计由于各种食物在体内氧化时的耗O2量、CO2产生量的不同,故各种食物的氧热价不同。根据RQ可估计某一段时间内机体氧化各种食物的比例:产生CO2mol数产生CO2ml数RQ=─────────=—————————消耗O2mol数消耗O2量ml数非蛋白呼吸商(NPRQ):指一定时间内,机体氧化非蛋白食物时的CO2产生量与耗O2量的比值。整体产生CO2总量-分解蛋白产生CO2量※NPRQ=─────────────────整体耗O2总量-分解蛋白耗O2量※间接测热法步骤:①测定CO2产生量和耗O2量②测定尿氮量③计算出NPRQ:④查出非蛋白食物氧热价⑤计算出非蛋白食物的产热量⑥能量代谢计算:简易法:①将混合膳食的RQ定为0.82;②测定6min的耗O2量;③能量代谢计算:=耗O2量×氧热价。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二)精神活动人在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的影响不大,其产热量一般不超过4%。但精神处于紧张状态(烦躁、恐惧、情绪激动等)时,由于会导致无意识的肌肉紧张性增强、交感神经兴奋及促进代谢的内分泌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显著增加。(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人进食后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1h开始,持续7~8h),即使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产热量却比进食前有所增加,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各种营养物质的食物特殊动力效应不同,进食蛋白质时产热量增加30%,混合性食物增加10%,糖和脂肪增加4~6%。其产生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肝脏处理蛋白分解产物时的额外能量消耗有关。(四)环境温度1.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的环境中较为稳定。2.环境温度超过30℃,能量代谢率增加。3.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机体产生寒战和肌紧张增加以御寒,同时增加能量代谢率。四、基础代谢(一)概念1.基础代谢: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基础状态的条件如下:①清晨空腹,即禁食12~14h,前一天应清淡、不要太饱的饮食,以排除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的影响。②平卧,全身肌肉放松,尽力排除肌肉活动的影响。③清醒且情绪安闲,以排除精神紧张的影响。④室温18-25℃,排除环境温度的影响。2.基础代谢率(BMR):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二)BMR的测定和正常值1.BMR的测定:(通常采用简易法)第二节体温调节概念:指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即体核温度。37.5℃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新陈代谢和一切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一、人体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动(一)正常体温1.肛温:正常为36.9~37.9℃。2.口温:约比直肠低0.2℃,为36.7~37.2℃。3.腋温:约比口腔低0.3℃,为36.7~37.2℃。临床常用口温和腋温。测定腋温时要注意夹紧体温计和测量时间(约需10min)。(二)体温的生理变动1.昼夜节律变化人的体温在一昼夜中呈现周期性波动,称为体温的昼夜节律。3.年龄差异新生儿体温>成年人>老年人。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一)产热⑴战栗产热: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⑵非战栗产热:又称代谢产热,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都能进行代谢产热。主要产热器官:安静状态,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尤其肝脏,其次是脑)。活动状态,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二)散热散热部位:1.物理散热⑴辐射散热:指体热以热射线形式传给温度较低的周围环境中的散热方式。辐射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⑶对流散热:指体热凭借空气流动交换热量的散热方式。对流散热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当气温≥体温时,蒸发是唯一的散热途径不感蒸发:又称不显汗。指体液的水分直接透出皮肤和粘膜表面,在未聚成明显水滴前蒸发掉的散热形式。不感蒸发是持续进行的。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