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节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过程:抗原与具有特异性抗原受体(BCR)的B细胞结合,促使其活化、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发挥免疫效应。B细胞抗原受体及其识别抗原的特点TI与TD抗原(1)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dependentantigen,TD-Ag)(一)、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抗原1、第一信号:B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途径2.B细胞活化的辅助受体CD19/CD21/CD81B细胞共受体3.第二信号:4、T、B细胞相互作用Y19三、B细胞的增殖和终末分化21四、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生发中心(germinalcenter)的形成浆细胞25(一)体细胞高频突变和Ig亲和力成熟(二)Ig的类别转换28(三)浆细胞的形成(四)记忆性B细胞的产生五、B细胞的效应抗体的效应记忆性B细胞的效应抗体效应第二节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TI抗原分为TI-1和TI-2抗原两类。TI-1抗原:又被称为B细胞丝裂原,如LPS,成熟或不成熟的B细胞均可被激活。高浓度时经丝裂原受体与B细胞结合诱导多克隆B细胞增殖和分化;低浓度时激活抗原特异性B细胞。激活初始B细胞无需Th细胞辅助,诱导产生低亲和力的IgM,单独不足以诱导Ig类别转换、抗体亲和力成熟及记忆性B细胞形成。TI-2抗原:多为细菌胞壁与荚膜多糖,具有高度重复的结构,仅能激活成熟的B细胞,应答的主要是B-1细胞。通过其高度重复的抗原表位使B细胞的mIg广泛交联而被激活,但过度交联会使成熟B细胞出现耐受。35TI-2抗原诱导B细胞的激活LPS38三体液免疫的效应机制3对TD-Ag的体液免疫应答具有高度特异性,产生多种不同类别的同种型抗体(IgM、IgG及其亚型、IgE和IgA),调节不同的效应器发挥功能。而对TI-Ag抗原的应答相对简单,主要是IgM和一些IgG抗体生成。因此:机体对细菌(富含多糖、脂类外壳)的体液免疫应答,由于细菌富含多糖、脂类外壳通常以生成IgM为主,可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发挥调理作用和吞噬细菌作用;而病毒由于外壳主要由蛋白质组成,对病毒的应答以IgG为主,可封闭病毒的外壳蛋白阻止其进入宿主细胞,也能发挥调理吞噬作用清楚病毒。对蠕虫的类寄生虫的应答以IgE为主,参与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杀伤蠕虫的作用。4对蛋白类抗原的初次和再次应答具有显著的不同。再次应答比初次应答发生更快,产生的抗体更多。5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发生场所在外周淋巴器官。6B细胞激活和抗体形成细胞的产生过程由不同连续的时期组成(包括B细胞的发育、成熟、激活、增殖、分化、抗体分泌等过程)。其中抗体是体液免疫的效应分子,其发挥效应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抗体产生的场所是在外周淋巴器官和骨髓,而发挥作用的场所远离产生器官.2)介导免疫保护作用的抗体,初次应答由浆细胞产生,再次应答由记忆性B细胞产生;3)体液免疫的效应大多数是由Ig重链的恒定区(Fc段)介导的。4)只有在抗原与相应的Ig的可变区结合后,才能刺激恒定区发挥效应。(二)、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机制㈡调理作用(opsonization)指抗体、补体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作用。抗体的调理作用是指IgG抗体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的IgGFc段受体结合,Fc受体向胞内传递活化信号,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㈢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antibody-dependentcell-mediatedcytotoxicity,ADCC)寄生虫形体较大,不能有效地被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因此,嗜酸性粒细胞通过ADDC效应杀伤寄生虫,是机体抗寄生虫感染的主要机制。四、体液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一)初次应答(二)再次应答4950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参与两种应答的细胞不同引起的,参加初次应答的是初始B细胞和初始Th2细胞,而参加再次应答的是记忆B细胞和记忆Th2细胞。其机制为:1)再次应答的潜伏期之所以缩短是因为记忆细胞的数量远远大于初始细胞,接触抗原的机会大,而且记忆细胞已经致敏。此外,记忆T细胞表达高水平的粘附分子,比初始细胞更容易被APC激活。2)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水平高于初次应答,抗体持续时间也长,还是由于抗原特异性记忆细胞的数量远远高于抗原特异性的初始细胞。3)记忆B细胞已经经过亲和力成熟,故产生的抗体亲和力比初次应答的高。4)记忆细胞中的Ig基因已经经过同种型转换重排,故适合于消灭某种病原体的同种型抗体。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