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6枣核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语文上册--6枣核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6枣核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6.枣核第二课时班级:姓名:一、目标导学1.学习本文设置悬念,起伏跌宕的写作技巧。2.进一步体会海外华人强烈的思乡之情。3.培养热爱自己民族和故乡的思想感情。二、自主预学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蹊跷:(2)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风烛残年:(3)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寄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托付:(4)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出息:2.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1)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寄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2)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3.读课文,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疑问摘要:三、互动探究(一)交流讨论“预学导学”部分的知识点。(二)在第1—10段,令你动情的地方有哪些?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并简要点评。提示:寻找文中表现力强的词、句、段,发现细节,朗读细节,概括细节,鉴赏细节。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最喜欢的某词、某句、某段,认真品味,共同分享。(在书上标注)(三)作者所写的事,小而简单,文章却很有吸引力,让人爱不释手,原因何在?(四)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1.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如改为“他放在手中,像比什么都贵重”,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如改为“这里过圣诞,我想旧历年”,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3.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如“劈头”换成“突然”,句意有什么变化?)4.“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如删去加点部分,句意有什么变化?)四、课堂总结五、课堂练习(一)同步反馈训练1.选择题。借助语言环境,给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填入相应括号内:(1)我问起枣核的用途,他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的说:“等会儿你就明白了。”()A.故意假装糊涂。B.故意打岔,不回答别人的问题。C.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2)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A.旅游的人。B.客居他乡的人。C.离开家乡的人。(3)他感慨良深地对我说:“……。”()A.有所感触而发出很深的慨叹。B.对别人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C.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D.看到某物而引起深深的怀念(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地展示了中国的强盛、城市的美好。B.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C.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了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绝路。B.要把成都建设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环境保护是基础,我们应均衡利用和开发环境资源,合理划分城市生态功能分区,因地制宜规划发展。C.在学校创新作文比赛中,李明的《心中的温暖》一文,构思别具匠心、选材新颖典型,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D.小英在全省中学生舞蹈大赛中,以其优美舒展的舞姿和新颖的编排,征服了评委,获得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2.下列句子中各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改正过来。(2分)①书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浅尝,即浅尝辄止;有的可以吞咽,即囫囵吞枣。只有少数需仔细咀嚼,慢慢品味。②这令我想到一则名言,“所谓的‘大人物’,使每个人觉得自己渺小;真正的大人物,使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伟大。”(埃文·埃萨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