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个儿子教案三个儿子教案五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个儿子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三个儿子教案篇1课题:三个儿子教学目标:1.会认6个二类字,会写9个一类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人物语气。3.理解老爷爷的话,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重点:掌握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把握不同人物的语气,从课文中学到“孝敬父母”。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准备:PPT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情景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疑问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打开课本。板书三个儿子,看到题目,你能提出什么疑问?(把三用其它颜色的粉笔写出来)2.猜猜老师为什么这样做?(学生回答)3.同学们都各有各的设想,请同学读最后一个自然段。4.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却说只有一个儿子?那就让我们带着心中的疑惑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文吧。二.新授(一)朗读完,以闯关形式学习新知。首先请同学们自己认真默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A第一关我会认,同学两个人互相认读,全班一起读,再请请小老师带领全班读。(实时表扬同学)B强调“嗓”和“拎”的读音以及注意嗓的形近字区分,拎的动作和写法要点。B我能读,词语环节。拓展学生对相似词组的积累。在此环节讲解膊,聪和荡的写法。(让学生自己说出写字要点,并以有趣的方法讲解聪,师板演后,学生在下面写师实时指导)全班再读,开火车读。C我会填,课文主要内容。三.小结(练习生字)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二.1.找出三位妈妈夸自己儿子的话(老师指导)2.联系自己的妈妈夸奖自己的事实,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3.分角色朗读4.用关联词既···又···造句。三.探究课文明确中心1.提出疑问,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只看见一个?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2.A.文中是如何说明水桶重的?怎样读?并且表演出来。B.妈妈此时会想些什么?如果你是其中一位妈妈的儿子该怎样做?3.文中三个儿子是怎样做的`?你想对第三个儿子说些什么?对第一第二个儿子说什么?4.所以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儿子?因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儿子?四.总结五.拓展六.布置作业七.板书三个儿子一个儿子?二年级下册23课三个儿子教学设计及其反思···实习生宫喜迎关心体贴真正的儿子孝顺八.教学反思优点:因为是给低段孩子上课所以以游戏闯关的模式进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气氛活跃。提前预设了学生的回答,所以不会显得很无措。在学生写字和朗读环节,进行了个别针对性指导,成效不错。不足:课堂上表现的自我感觉略有拘束,还需要锻炼自己而的勇气。由于紧张语言有时不太精炼,尤其是要加强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引导。最后,课堂容量一定要把控好。这些都需要自己的继续努力。三个儿子教案篇2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3课《三个儿子》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教学目标:1.会认6生字,会写9个生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2.理清课文脉络,熟读课文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熟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借助拼音,学习生字,掌握识字方法2.指导书写生字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1.分段轮读课文2.检查读文情况3.自由读课文,理清脉络四、巩固练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课前互动:手操游戏,唱歌)一、谈话导入,巩固识字1.真诚地表扬,导入新课2.复习生字词,巩固读音3.出示图片,激发阅读兴趣二、细读文本、合作探究。1.自读课文,找出三个妈妈的话,用“”划出来。2.交流:你都找到哪几句话,指名读3.品读三个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1)自由练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