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3.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实验40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教学目标•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设计原理;•了解仪器的构造,掌握调节方法;•学会利用等倾干涉条纹测量He-Ne激光的波长;•重点:学会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方法;等倾干涉条纹的特性观察和应用干涉现象测量波长的方法。•难点:等倾干涉的形成条件认识和测量。重点与难点实验内容•迈克尔逊干涉仪调整;•观察等倾干涉条纹并测量He-Ne激光的波长λ;•实验数据处理计算。教学方法•讨论、启发、指导方式教学。教学过程设计一.讨论1.何谓等倾干涉?图1是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原理图。调整迈克尔逊干涉仪,使之产生的干涉现象可以等效为M1和M2′之间的空气薄膜产生的薄膜干涉。当镜M1⊥M2,即M1∥M2′(图2)时,由扩展光源S射出的任一束光,经薄膜上下表面反射形成的相干光束①和光束②的光程差为(空气薄膜折射率n=1)①可见,薄膜厚度d一定时,光程差δ由入射角i决定。显然干涉条纹是等i(等倾角)的轨迹,即由干涉产生的条纹与一定的倾角对应,这种干涉称为等倾干涉。M2′diABCD①②M1rFF′PLn=1P′i′S图2等倾干涉图1迈克尔逊干涉仪SP1M2'M2M1dP2E①②①②2、如何利用等倾干涉现象测量光波长?等倾干涉条纹的亮暗应满足下面条件:亮条纹(k=0、1、2…)暗条纹可见,空气薄层厚度d一定时,入射角i越小,即越靠近中心,圆环条纹的级数k越高(这与牛顿环正好相反),在中心处,i=0,级次最高。若这时,中心处刚好是亮斑,则有由此式可得可见,移动M1镜改变空气薄膜的厚度d,中心亮斑的级次kc也会改变。而且当中心亮斑变化一个级次(Δkc=±1),即每冒出或吞没一个亮条纹,就意味着空气薄层厚度改变了(λ/2),也就是M1镜移动了(λ/2)的距离。显然,当中心亮斑变化了N个级次(Δkc=±N),即冒出或吞没了N个亮条纹,则有所以,我们只要测出M1镜移动的距离Δd(可从仪器读出),并数出冒出或吞没干涉条纹的个数N,就可以通过上式计算出光源的波长λ。二.预习检查提问问题请问迈克尔逊光路图中,P1和P2个起什么作用?为什么光束①和②相遇时会产生干涉?M1、M2镜背后的三个螺钉作用是什么?实验如何测量M1镜移动的距离?该仪器能读准到几位有效数字?在P.56图5-40-3中,光束①和光束②之间的光程差与什么因数有关?(5-40-1)式中的n是什么?等于多少?什么叫“等倾干涉”?干涉产生的明暗条纹应满足什么条件?实验是根据什么物理现象和什么测量公式测量激光波长的?你有没有分析过,等倾干涉的同心圆环条纹与牛顿环的同心圆环条纹有什么异同?三.课后思考题迈克尔逊干涉仪中的P1和P2各起什么作用?用钠光或激光做光源时,没有补偿板P2能否产生干涉条纹?用白光做光源呢?提示:从Na光、He—Ne激光和白光的单色性好坏来分析,当光程差较大时,它们产生的干涉条纹会不会重叠?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一臂中,垂直插入折射率为1.45的透明薄膜,此时视场中观察到15个条纹移动,若所用照明光波长为500nm,求该薄膜的厚度。提示:垂直插入折射率n=1.45的透明薄膜后,光程差改变了多少?这个改变与移动的条纹以及波长有何关系?在“等倾干涉”中,当薄膜厚度h增加时,应该看到条纹由中心“冒出”还是向中心“湮没”?条纹的宽窄以及环的密集程度如何变化?提示:①阅读并领会实验指导书P.57(4)这一段;②由(5-40-1)式和明暗条纹干涉条件,求出相邻两级条纹角间距表达式来分析。注意如果您使用与本矩阵配套的主控或分控键盘时,可不必参阅本说明书,而直接参阅矩阵系统说明书或键盘说明书。目录一.性能和特点……………………………………………………………………………………………2二.后面板介绍……………………………………………………………………………………………3三、RS-232和RS-485接口信号表…………………………………………………………………………4四、矩阵控制协议……………………………………………………………………………………………4五、字符设置程序安装和使用方法5.1安装方法…………………………………………………………………………………………45.2使用方法…………………………………………………………………………………………4六.设备连接七.矩阵支持的矩阵和解码器协议…………………………………………………………………………10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