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法.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民调解法.ppt

人民调解法.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人民调解的历史渊源据考证,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官府中,就设有官职,专司调解纠纷,平息诉讼,维护社会秩序的工作。到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官府中的调解制度发展为乡官治事的调解机制。唐代沿袭秦汉制度,乡里民间纠纷、讼事,则先由坊正、村正、里正调解。调解未果,才能上诉到县衙。明代沿袭和发展了历代的调解制度,并将民间调解行为上升为法律规范。民国政府《区自治施行法》和《乡镇自治施行法》都规定,区、乡、镇设立调解委员会,其成员需由具有法律知识和素孚信望的公正人士担任,并且由所在区、乡、镇公民中选举产生。1931年11月的《苏维埃地方政府暂行组织条例》规定了地方政府具有调解职能,1942年的《晋察冀边区行政村调解工作条例》和1943年的《陕甘宁边区民刑事案件调解条例》则将人民调解制度进一步制度化、法律化。1954年,政务院颁布《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的调解组织,任务是调解民间一般民事纠纷与轻微刑事案件,并通过调解进行政策法令的宣传教育。1989年国务院发布《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对人民调解委员进行规范,并同时废止《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进一步促进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1991年4月9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把调解工作列入“基本原则”一章。2002年1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和司法部《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同时正式施行。2010年8月2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2011年1月1日起施行。二、人民调解的概念、特征、性质、任务、原则及程序(二)人民调解的特征三、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的产生四、我县人民调解工作现状(二)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情况加强与公安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大力整合内部资源2012年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案件4405起,调解成功4366起,调处率达100%,成功率达99%。2013年1至2月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案件416起,调解成功416起,调处率达100%,成功率达100%。同时,认真落实调解员的“一案一补”工作制度,采取案件倒查方式,共兑现2012年村级调解员“一案一补”经费50690元,表彰奖励了8名优秀调解员,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调解员的积极性。2012年以来共培训各级调解员2700余人(次),调解员政策法律和工作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努力探索与实践,我县大调解格局已经全面构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