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恶性肿瘤疾病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6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预防医学恶性肿瘤疾病培训课件.ppt

预防医学恶性肿瘤疾病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预防医学恶性肿瘤疾病内容提要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情况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体力活动、社会心理因素;预防恶性肿瘤的主要措施戒烟、合理膳食、有规律的体育活动、防止各种有害的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与人类的接触、定期体检。恶性肿瘤是由100多种不同部位肿瘤组成的一类疾病,多年来恶性肿瘤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1975年,世界癌症新发病例数为590万,死亡数为380万;1980年,分别上升为635万和400万;1985年分别为760万和500万。不论是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5岁以上人口中恶性肿瘤都是前三位死因之一。1980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数为117.2万,1985年为152.3万。死亡情况,70年代中国部分城市肿瘤死亡率为87.4/10万(占死因第三位,为死亡总数的16.13%);1990年增加到128.03/10万(占死因第一位,占死亡总数21.88%)。2005年:293.3/10万,男性为374.1,女性为214.1。上海女性患病率1%,全国最高。癌症已成为中国第一致死原因。目前每年全球有1200万人被确诊为癌症,760万人死于癌症。而且癌症的发病率还在不断增加。如果不采取行动,预计2030年全世界将有2600万新增病例,死亡人数达到1700万人,其中大多数将发生在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51995年我国部分城市主要恶性肿瘤的死因顺位肺癌(35.59/10万)、肝癌(20.71/10万)、胃癌(19.11/10万)、结值肠癌(9.08/10万)、食管癌(8.92/10万)、乳腺癌(3.46/10万)、白血病(3.35/10万)。部分县主要恶性肿瘤死因顺位肝癌(24.86/10万)、胃癌(23.52/10万)、食管癌(19.41/10万)、肺癌(17.09/10万)、结值肠癌(5.22/10万)、白血病(3.27/10万)、乳腺癌(1.67/10。万)。在1987~1995年间,肺癌死亡率在城乡都呈上升趋势;胃癌和肝癌在城市呈下降趋势,在农村则仍在上升。第一节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由于肿瘤的发病潜伏期较长(长达几十年),又是多因素、多效应、多阶段、多基因致病,因此完全搞清肿瘤的病因有一定的困难。但目前已证明多数人类肿瘤是由环境因素与细胞遗传物质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而不是简单的由遗传的易感性所致。环境致癌因素可包括自然环境的生物、物理和化学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而这些致癌因素除少部分是以人们不自主的方式接触外(如环境污染、病毒的垂直传播),多数是通过人们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而进入机体的。一、生物因素已有明确的证据证明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是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原因;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的致病因子;埃及血吸虫感染是膀胱癌的致病因子;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和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是宫颈癌的致病因子。EB病毒(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人的T细胞淋巴细胞病毒I型、人免疫缺陷病毒I型、麝猫后睾吸虫。在一定条件下病毒基因组可部分或全部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中,从而引致细胞恶变。二、物理因素已明确太阳光的紫外线照射是引起人类皮肤癌的主要原因以及氡及氡子体是肺癌的致病原因。另外,接触电离辐射(X线、射线)可引起人类多种癌症,如急性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其他类型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骨肉瘤、皮肤癌、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肝癌、喉癌、脑瘤、神经母细胞瘤、肾脏细胞瘤及鼻窦癌等。典型的电离辐射致癌见于1945年8月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后的幸存者中白血病发病率明显增高,1950~1954年达到高峰,而且距爆炸中心越近,接受辐射剂量越大者,白血病发病率越高。三、化学因素WHO估计,人类恶性肿瘤的80%~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环境中化学因素。环境中的化学致癌物可来自烟草、食品、药物、饮用水、以及工业、交通和生活污染。(一)吸烟卷烟烟雾中包括了38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有害成分包括尼古丁等生物碱,胺类,腈类,酚类,醛类,烷烃,醇类,多环芳烃,脂肪烃,杂环族化合物,羟基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重金属元素镍、镉、铬、钋及有机农药等,范围极广。据150多次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均证实吸卷烟可致肺癌。从1939~1963年间30多次病例对照调查和7次大规模的定群调查均证实吸烟与肺癌发病有剂量反应关系。一般认为吸卷烟可以提高肺癌死亡率加倍以上。调查发现,每天吸烟半包到1包,l包到2包及2包以上者鳞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的分别增高8.4、18和21倍。吸烟又接触石棉、镍、铬、镉等由于协同作用以致肺癌发病率更高。吸烟年龄越早,数量越多,发生肺癌的机会越大,其间有明显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