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5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ppt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什么是科技进步贡献率3、弄清科技进步贡献率问题之前,首先应搞清楚什么是技术进步。所谓技术进步,通常应包括技术发明、技术开发、技术推广和技术应用,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科技进步贡献率中的“科技进步”指的是广义的技术进步。广义技术进步,是指一种存在于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中有目的的发展过程,它不仅包括了狭义技术进步所指的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化,而且还包括了管理技术、服务技术以及智力投资的变化。二、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研究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西方经济学众多的生产函数中,C——D生产函数有着独特的地位。C——D生产函数虽然形式简单却不仅包含了生产要素中最基本、最主要的要素——劳动力和资本,而且考虑了科技进步因素的作用。而劳动力、资本和科技进步正是决定产业生产力水平的最为核心和关键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反映出整个生产过程内在的技术经济联系。由于受当时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柯布和道格拉斯没有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C—D生产函数仅仅告诉人们生产的主要要素,但并未用该模型测定科技进步作用。1942年,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丁伯根对C——D生产函数进行了重大改进,使利用它来测算技术进步作用成为可能,然而该模型仅限于短期内的应用测算。因此,目前人们只把丁伯根模型作为研究技术进步作用测算的具有开创性的早期发展阶段的标志来看待,很少有人原封不动地将其用于具体的测算实践。3、索洛余值法4、丹尼森模型此外,科技进步的测定模型还有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CES模型)、库兹涅茨、肯德里克等模型。这些模型的共同特征是细致、精确.但由于考虑因素较多,数据采集量大,难以推广使用。5、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开展情况1992年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联合下达“关于开展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作用测算工作的通知”(计科技[1992]2525号,省计委和省统计局以辽计发[1993]41号文件转发),进一步要求把定量评价科技进步的贡献作为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由于索洛模型具有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在文件中规定统一用索洛模型进行相关测算。三、如何正确认识科技进步贡献率2、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不宜用作绝对值指标3、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具有波动特性,不适宜作为短期指标来使用经济学家比较一致的基本观点是:对科技进步的度量应是一个长期性问题,如在10年以上的时间跨度里是有意义的(有的提法为8年、5年),而在短期对科技进步进行度量意义不大,因为在年度内外界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并不反映科技进步的作用。在短期内,非科技进步的因素如市场波动、需求变化以及心理预期等因素,对产出往往会有更大的影响作用。4、由于数据和方法等不同,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结果难以进行国际比较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生产函数是指一个生产单位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与它能产出的最大产出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生产函数必须具备的假设前提,主要有以下三条:(1)生产过程满足成本极小化要求;(2)生产过程满足产出极大化要求;(3)产品和生产要素处于完全竞争之中。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产系统比计划经济的能更好地符合上述三条假设。把经济产出中劳动与资本之外的部分认为是技术贡献份额,忽略了规模经济、资源配置、产品构成、教育水平的提高及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等。尽管索洛余值法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存在诸多不足,但它是目前进行科技进步定量分析最为常见和方便的方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