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七简单机械功功率和机械能A组-年江苏中考题组2.(连云港,3,2分)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右端挂有重为G的物体,杠杆在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力F1,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F1<F2B.F1>F2C.F2<GD.F1=G答案B作出F1、F2对应的动力臂l1、l2,如图所示,可知l1<l2。在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条件下,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可得F1>F2。 3.(苏州,27,4分)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图甲中,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侧调节。(2)图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A处下方再挂一个钩码,则B处所挂钩码须向右移动格,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3)杠杆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小李同学就在杠杆上挂钩码进行实验,小明认为这样操作会对实验产生以下影响:①杠杆自身重力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②可能不便于测量力臂或出现力臂测量错误③无法得出杠杆平衡条件你认为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4.(苏州,22,4分)物理实验复习时,小美和小丽再探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1)小美先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在左右两侧各挂如图甲所示的钩码后,杠杆的端下降。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不改变钩码总数和悬挂点位置,只需将即可。(2)小丽还想探究当动力和阻力在杠杆同侧时杠杆的平衡情况,于是她将杠杆左侧的所有钩码拿掉,结果杠杆转至竖直位置,如图乙所示。小丽在A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原因是。(3)他们认为(2)问中拉力是做功的。如果水平向右的拉力F大小不变,OA长L,将杠杆从竖直位置拉着转过30°的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 答案(1)左取下左侧2个钩码挂到右侧钩码下方(2)水平位置时动力臂为零,杠杆无法平衡(3) FL考点二功、功率、机械效率2.(无锡,9,2分)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200N的重物G,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100N,重物被提升1m,不计绳重和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做的额外功是100JB.动滑轮的重力为50NC.拉力做的总功是200JD.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是2m答案As绳=3h=3×1m=3m,故D错误;W总=Fs绳=100N×3m=300J,故C错误;W有用=Gh=200N×1m=200J,W额外=W总-W有用=300J-200J=100J,故A正确;G动= = =100N,故B错误。3.(连云港,6,2分)如图所示,一物块从光滑斜面上A点由静止滑下,B为斜面AC的中点,设物块在AB段重力做功为W1,重力的功率为P1;在BC段重力做功为W2,重力的功率为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W1>W2P1>P2B.W1=W2P1=P2C.W1=W2P1<P2D.W1<W2P1<P24.(扬州,9,2分)将一本物理书从地面捡起放到课桌上,所做的功大约是 ()C.20JD.200J5.(连云港,5,2分)下列有关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B.吊车吊着重物使其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过程中,吊车对重物做了功6.(泰州,25,2分)根据如图所示的几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女孩搬起一个箱子,女孩对箱子做了功B.司机费了很大的力也未能推动汽车,但司机对汽车做了功C.吊车吊着货物水平移动一段距离,吊车对货物做了功D.足球被踢出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了功答案A女孩搬起一个箱子,女孩对箱子有力的作用,且沿力的方向运动了一段距离,所以女孩对箱子做了功,故A正确;司机费了很大的力也未能推动汽车,虽然有力的作用,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司机对汽车没有做功,故B错误;吊车吊着货物水平移动一段距离,吊车对货物有向上的力,但在力的方向上并没有移动距离,所以吊车对货物没有做功,故C错误;足球被踢出后在草地上能继续滚动,是由于惯性,此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没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7.(苏州,17,4分)国家生态环境部研究表明,机动车污染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为减少大气污染,电动汽车正在逐渐替代燃油汽车。电动汽车的动力源是电动机,其原理是通电线圈在中受力转动。某电动汽车以60kW的输出功率沿平直路面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min,汽车受到的阻力为N,牵引力做功为J,汽车消耗的电能(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牵引力做的功。8.(淮安,14,3分)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的拉力将重为400N的装修材料匀速提升6m,所用时间为1min,则工人做的有用功是J,工人做功的功率是W,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答案24005080%9.(南京,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