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外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兼谈交际法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论公外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兼谈交际法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doc

论公外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兼谈交际法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公外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兼谈交际法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从总体来说,公外学生的语言能力是不完整或者可以说是严重残缺的。经过几年的学习,大多数人除了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的能力外,口头表达的能力几乎是零。所以作为最具有积极意义的交流能力其实是极其不全的,其原因主要是我们从来就没有把培养公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来实现。因而,无论从大纲要求到课型设计,都没给说的能力以一席之地。其实,我们应该看到,我们身处的这个科学高度发展、人们交往频繁的世界和年代向我们这些外语教师索求的已不再是只能靠书面阅读去获取国外信息的毕业生,而应该是能得心应手、得体地使用所学外语进行交流的有用人才。如果说我们的教学没有可能走在时代前面的话,我们至少应该和它同步而行,为它服务,为祖国的经济建设服务。而不要由于我们的忽视,人为地造成学生能力的残缺。除了培养目标之外、理论上的误解也是导致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原因之一。大家都知道,听说读写这四个能力之间的相互关联是十分紧密的。口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只是交流的需要,它对其他能力所起的促进、巩固和融会贯通的作用也不可低估。而且,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开设专门的口语课,只要在课程设计上作一些调整并配用合适的教材和得当的教学方法,就完全可以做到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为此本文想从课程设计、教材和教学方法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1.课程设计及教材纵观西方的外语教育,其长处之一就是从来不在基础阶段将语言的四个能力分割开王维佳来,而说的能力又始终被放在首位。比如,在美国的外语课堂,基本上是听、说、读、写一起进行。针对一篇课文,既讲单词、语言点和理解,义配有相关的说和写的练习。同时,因为授课使用的是目标语言,听的训练也就贯穿在整个课堂交流的过程中了。以这种综合性方法训练出来的学生,他们得到的语言能力是自然而完整的。而我们目前的作法是将语言的四个能力人为地分开了。现在,除了一些有条件的学校为了形势和统考的需要增设了听力课外,大多数的外语课实际上开成了阅读课。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母语并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结果只是使学生增加了一定的词汇量,了解了一些有关目标语言的现象,具有了一定的应考能力,而对语言使用能力则功效甚少。其实,词汇、语法等固然重要,但它们是记了又会忘的。若要使它们记而不忘,只有通过口语和笔语中的使用才能实现。语言能力获得后是能持久的。如果把词汇比作砖头的话,能力就像是能将这些砖头紧粘在一起的水泥。试想一个幼儿习得语言能力的过程,没有他初始阶段通过一字一句的模仿和使用所得到的语言基本能力,在后来阶段中即使再多再强的语言刺激对他也毫无意义。就像一个聋哑儿一样,既然他根本就不具备说话的能力,又怎么可能去丰富其语言呢?目前国内外语教学界已把听力的培养提到了议事日程上,但听的目的还是为了说。听说是最不可分开的一对能力。其实要改变口头表达能力差的状况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只要从课型上着手,将外语课开成综合课,课堂上将屠言的四个能力一起训练就可以了。目前一些不错的供专业外语学生用的综合课教材,是否可以供非专业英语的学生使用?比如《新编英语教程》等。笔者认为这些教材在编写时是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出发,配有较好的口语训练材料。我们一向注重培养专业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只要我们同样也注重培养非专业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用培养专业学生的作法去培养非专业学生,那么所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2.方法—交际法在目前缺乏外语环境、课时有限的情况下,交际法也许不失为培养学生基本口头能力的最佳方法。交际法的原则包含有很多内容。其中几条重要原则在我们目前这样的教学环境和师资条件的课堂上应该是很有用的。特别是它区别于其他方法的主要原则:语言功能比语言形式更重要的原则,对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训练学生的基本会话能力有着指导性的作用。现代的许多教学法都把交流能力作为其培养目标。交际法的贡献是把交流的概念大大的扩展了。它在语言结构和词汇的基础上,又引进了功能和得体的概念。认为在交流中,结构、词汇及其意思这些语言的形式固然重要,可如何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下得体地使用其语言功能至少是同样重要。现在大量的口语训练教材都是按照这一原则编写的,包括前面提到的《新编英语教程》等综合性教材的口语部分。其优点是不仅教会了学生说什么,同时也教会了他们怎么说。在交际法众多的原则中,在国内课堂上最有运用价值的还有下列两条:A.以学生为中心。这条原则实际上是确定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关系和角色。以学生为中心,自然是说学生是交流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在帮助他们达到交流的目的。教师可扮演好几个角色:他应该是课堂活动的主持人,为学生的交流活动设计情景,他又应该是顾问,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对他们产生的问题、对他们交流的表现进行回答和辅导。同时他也应该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