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说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及表达能力(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运用说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及表达能力(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运用说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及表达能力(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运用说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及表达能力(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运用说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及表达能力浙江省奉化中学(315500)汪俊杰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有很好的独立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各种场合顺畅表达自己的能力。在21新世纪,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说题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比较分析、进行知识间的联想、迁移、形成个人见解的思维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讲述流畅、反应敏捷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过程。这一点对口头表达能力相对较弱的农村学生显得尤为重要。说题主要可通过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进行。下面就化学习题教学中怎样进行说题谈谈我们的想法和做法。通读全题,说清题目要素解答化学习题的过程,是学生把具体题目中提取的有关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发生联系的过程。优秀的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根据以往的经验在自觉或不自觉的运用分析研究的对象,发生变化的过程,根据的是什么化学原理,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解题。如果我们教师通过训练学生说题,把这个过程自觉化,那么大多数学生的思路就会清晰,很快抓住问题的实质而迅速解题。要求学生说题,首先是说清题目中:①解题目标,②实验现象或反应过程,③运用的化学原理或解题方法。在训练学生说题时,可首先要求学生分析上述三个要素。例如:有一批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要洗涤,可用铁盐溶液来做洗涤剂,因为Fe3+与Ag可发生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室中可选的铁盐溶液有FeCl3、Fe2(SO4)3和Fe(NO3)3(三种溶液中c(Fe3+)相等)。甲同学认为三种溶液中FeCl3洗银效果最好,乙同学则认为Fe(NO3)3效果最佳,两人都提出了各自认为合理的判断依据(结果如何当然还要看谁提出的理由在实际过程中占主导地位)。(1)甲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2)乙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让学生先读题,读完题后要求说出:(1)解题目标——用铁盐溶液来洗涤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2)变化过程——(3)化学原理——影响平衡移动原理(勒沙特列原理)的应用随着“3+X”高考的改革,化学习题通常不只运用单一的知识点,往往是学科内和学科间的综合。有些学生习惯了孤立的看物理、化学、生物问题,不会进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学生的思维容易发生阻碍。教师可适时点拨引导,或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题目中研究对象的特征,所处的情境及所发生变化的规律。二、剖析字句,说清题目条件习题中的已知条件一般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1)直接已知条件:指题中有关物理量的已知数值。例如:浓度、质量、体积、物质的量等。(2)间接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它表示的不一定是数值,可以是对一些状态、过程的某种描述,也有些条件要深入思考后才能感悟发现。隐含条件问题就是间接条件中的一种。例如:“能与铝反应产生气体的溶液”表示该溶液可能是呈酸性也可能是呈碱性的;“透明溶液”表示体系均一、稳定而非无色溶液等。说题训练中,不但要让学生能找出直接条件,更重要让学生会找出间接条件,根据题目要求对解题方向作出准确的判断。例如:某白色固体物质可能含有(NH4)2SO4、AgNO3、BaCl2和NaOH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此白色固体溶解在水中,得一澄清的碱性溶液。向此溶液中加入KI溶液时,析出黄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硝酸。试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指出哪些物质存在,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很多解题者被题中“此白色固体溶解在水中,得一澄清的碱性溶液”和“向此溶液中加入KI溶液时,析出黄色沉淀,并且此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中”这一“矛盾”现象所迷惑,即便知道从后一实验现象推断出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AgNO3存在,却无法解释AgNO3为何能存在于碱性溶液中。这是一道典型的络合反应作为“隐含”条件屏蔽解题思路的题目,它考查学生能否跨越:“NH4+NH3Ag(NH3)2+”这一“问题空间”。跨越了这一“问题空间”的屏蔽,解题就容易多了。该白色固体由(NH4)2SO4、AgNO3、NaOH组成。有关离子方程式:NH4++OH-=NH3·H2OAg++2NH3=Ag(NH3)2+Ag(NH3)2++I-=AgI↓+2NH3。象这样让学生在矛盾中挖掘出问题中隐含的条件,然后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思路,表达自己对问题的洞察力,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形成思路,说清解题步骤思路即是解题的线索,学生通过读题去准确领会题目提供的信息、条件、化学变化的过程后,结合自己已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去进行思考分析,形成正确思路。正确思路形成的条件除了准确把握题目的信息外,已学知识和经验积累是否扎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