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经典题(含答案解析).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经典题(含答案解析).pdf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经典题(含答案解析).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选择题1.一面足够长的墙,用总长为30米的木栅栏(图中的虚线)围一个矩形场地ABCD,中间用栅栏隔成同样三块,若要围成的矩形面积为54平方米,设垂直于墙的边长为x米,则x的值为()A.3B.4C.3或5D.3或4.5D解析:D【分析】设AD长为x米,四边形ABCD是矩形,根据矩形的性质,即可求得AB的长;根据题意可得方程x(30−4x)=54,解此方程即可求得x的值.【详解】解:设与墙头垂直的边AD长为x米,四边形ABCD是矩形,∴BC=MN=PQ=x米,∴AB=30−AD−MN−PQ−BC=30−4x(米),根据题意得:x(30−4x)=54,解得:x=3或x=4.5,AD的长为3或4.5米.故选:D.【点睛】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中的围墙问题,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注意解要符合实际意义.2.下列方程中,没有实数根的是()A.x26x70B.x25x260C.2x227x0D.x22x20D解析:D【分析】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详解】A、b24ac6241780,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A选项不符合题意;B、b24ac5241261290,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C、b24ac2724207290,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意;D、b24ac2241240,则方程没有实数根,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b24ac有如下关系: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3.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23axa0的两个实数根互为倒数,则a的值为()A.-3B.0C.1D.-3或0C解析:C【分析】根据方程两个实数根互为倒数,得到两根之积为1,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a的值即可.【详解】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2-3a)x+a=0的两个实数根互为倒数,∴x1•x2=a=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能熟记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已知22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b、c为常数,a≠0,b-4ac≥0)的两根是x1,x2,那么x1+x2=-bc,x•x=.a12a4.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5x24x1=0有实数根,则a满足().A.a5B.a1且a5C.a1D.a1且a5B解析:B【分析】由方程有实数根可知根的判别式b2-4ac≥0,结合二次项的系数非零,可得出关于a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由已知得:a50,244a510解得:a≥1且a≠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解题的关键是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由根的判别式结合二次项系数非零得出不等式组是关键.5.由于疫情得到缓和,餐饮行业逐渐回暖,某地一家餐厅重新开张,开业第一天收入约为5000元,之后两天的收入按相同的增长率增长,第3天收入约为6050元,若设每天的增长率为x,则x满足的方程是()A.5000(1+x)=6050B.5000(1+2x)=6050C.5000(1﹣x)2=6050D.5000(1+x)2=6050D解析:D【分析】根据开业第一天收入约为5000元,之后两天的收入按相同的增长率增长,第3天收入约为6050元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设每天的增长率为x,依题意,得:5000(1+x)2=605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6.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腰长是方程x28x150的一个根,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2B.16C.l2或16D.15B解析:B【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求出x的值,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三角形三边关系确定出三角形三边长度,继而得出答案.【详解】解:∵x2-8x+15=0,∴(x-3)(x-5)=0,则x-3=0或x-5=0,解得x1=3,x2=5,①若腰长为3,此时三角形三边长度为3、3、6,显然不能构成三角形,舍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