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自主探索分层教育一、研究背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老师普遍了解的一个教学原则,但在教育教学中却没有很好地贯彻与实施。面对新课程,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探索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探索,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数学素养,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整齐划一的教学要求与参差不齐的学生学习可能性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一制约素质教育的瓶颈问题,为探索经验和途径,我确立了“自主探索”的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适应的、着眼于学生自主探索,分层提高的教学策略。二、课题指导思想1、学生是有差异的,老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教也要有差异。2、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包括学习困难学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充分发展潜能的,不要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为代价来求得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因此,要建立一种能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机制。3、中学生自主探索的愿望是强烈的,他们探索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他们有控制课堂的需求,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需要培养与提高。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主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质疑、思考、讨论等,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的基本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三、理论依据1、“主动学习”原则: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明确指出:“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为了有效地学习,学生应当在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景下,尽量多地自己去发现学习的知识、方法及学科思想等具体内容。2、“问题解决”理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解决”的教学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一种主要模式,通过“问题解决”教学,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求知欲与学习兴趣。3、“再创造学习”理论:荷兰数学家弗莱登塔尔的研究表明:数学教育应是一个活动过程,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应处于一种积极创造状态。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提供自由广阔的天地,在于引导学生探索获得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4、“教育情感发展”机制论: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要多运用“微笑、激励、共鸣”的教育情感发展机制,通过课堂信息交换形式的多样化,机智应变,及师生角色互换等手法,来使课堂上出现轻松而又富于创造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四、研究目标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五、研究内容应用“自主探索、分层教育”,在课堂中重视知识发现过程,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通过分层教育,因材施教,逐步减少差生,实现全面育人的目的。六、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针对质疑能力的培养,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修改,总结。2、调查法:采用向学生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方式,分析改进研究工作。3、观察法:确定观察对象,制定观察目标,观察学生实际,并加以分析得出结论。4、个案研究法:针对某一个学生、某一类学生、某一节课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5、文献法:分类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发现问题,寻找新的研究思路。七、实验步骤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学习有关理论,制订研究计划,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完成课题方案的论证。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实施课题研究,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促进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形成,不断总结,修改方案,总结可操作的活动程序。第三阶段:总结评估阶段根据实验目标,对实验结果进行调查、测试、分析、撰写论文结结题报告,进行评审鉴定,成果推广。八、预期成果通过“自主探索分层教学”,让全体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发现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也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在学生探索中老师分别指导,并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练习,最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从而提高班级的整体数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