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学教学中口算技能的培养【摘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技能,口算是指不借助于任何计算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而进行的计算。口算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措施:①加强算理教学;②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坚持口算训练;③口算练习形式要灵活多样;④题型特点;⑤记忆生活中常遇的口算规律;⑥及时反馈口算质量、防止错误被巩固;⑦利用好口算竞赛、家校共同开展;⑧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从书写开始。【关键词】数学教学口算能力口算技能培养在课余,尤其是考试后,我常听到有些学生、家长、老师说:“知识是掌握了的,就是太粗心了。”好像老师们也只注重方法的训练,认为粗心是学生的通病,学生和家长也不把这粗心当成一回事。其实口算能力差是学生计算能力不强的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拿我这几年所教的孩子来说吧——有的多难的题他都能做,可他常犯一些低级错误,什么6X2=18,2+7=10,14-9=6,……这些所谓的“小错误”常导致他的“大错误”,他们在数学考试中很难得到高分。怎样才能克服粗心的毛病呢?下面我就这几年对口算教学的研究谈一点自己的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1.加强算理教学,重视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要让学生掌握算理,明白计算的方法。在口算时,从一年级的教学开始,我尽可能让学生经历感知观察,形成表象,抽象概括的学习阶段,并进行相应的练习,合理的对数字进行拆分、组合,并运用数学中的一些常用规律进行运算。例如:口算中常用的凑整法、分解法,以及熟记一些常见的数据等。刚开始新授口算课时,我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办法算,同时我始终都用算理贯穿于整堂课,有时学生会算但是说不出理由,我会引导将他们引导到算理上来。多让他们对算理进行详尽的叙述,渐渐地,学生的思维活动在逐层次的简略、压缩,到最后一些简单的计算能脱口而出了。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任务,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如430×20=8600时,学生会说蒙上430与20后面的0,直接算43×2=86,再在结果后面添两个“0,我”装着听不明白,故意追问蒙上“0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结果要再添上两个“0呢?”不是光顾口算结果,而是尽量将算理贯穿在教学中。同样在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时,很多的学生在计算420÷7=60时,学生认为直接蒙上420后面的一个0,直接计算42÷7=6,再在6的后面添上一个0就可以了,原因是什么呢?我还是肯在算理上花时间。让学生实现计算思维活动的“清晰化”。长期训练下来,学生将算理了然于胸,熟练后便可以脱口而算了。当然由于时间有限,不可能每道题都要求学生说出它的算理,所以,我也会挑选学生在出错较多的题目让学生相互交流算法,从而提高此类题目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只要经常运用算理进行口算,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有效地锻炼,心智活动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进行口算。2.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坚持口算训练在每年开学的时候,我将口算训练安排纳入学期的教学计划中,做到要有计划性和系统性。口算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和作业中,我会每天都安排学生进行定量的口算练习。还要加强目的性和针对性的训练,多加强基本口算的训练,选取与本节课相关的口算练习。在每次上数学时我会先抽出5分钟来开展《口算练习册》的口算训练,有人也许会认为那比较浪费时间,影响教学任务,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学生的口算能力的逐步提高,也促进了其他方面的知识技能的落实,对比刚开始的艰辛还是值得的。对于常规化的口算训练我是这样开展的,每次数学课时,要求学生用课前5分钟的时间来完成60道口算题,不管学生是否完成,完成多少,只要时间一到,马上收训练题,课后检查效果。在我规定的时间内全对的同学会在第二天口算训练前被表彰,表彰结束后学生的士气一下子受鼓舞起来,纷纷表示要认真,要集中注意力争取下次被表彰。刚开始学生做起来比较吃力,班里只有一半的学生能完成口算任务,可是一年下来时,大多数的学生都非常喜欢这项竞赛,班里只有三、四个学生不能跟上口算的节奏了。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很自然的就会养成口算天天练的好习惯。3.口算练习要灵活多样3.1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可采用指名口答、集体抢答、开火车、对口令、连线找朋友、组织口算比赛等。3.2视算、听算、游戏结合练。在口算教学中应重视听算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耳听、眼看都能迅速口算,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训练时要根据学生的水平,由慢到快,由浅入深,可先进行视算,再进行听算,复杂的题先视算,掌握基本要领后,再逐步进行听算。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