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的相关护理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5.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手术的相关护理培训课件.ppt

手术的相关护理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手术的相关护理术后的处理原则手术前的护理2.介绍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咳嗽、训练床上大小便,要求患者戒烟。3.预防和控制感染口腔粘膜、皮肤及呼吸道感染是导致心血管患者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潜在因素,故术前应做好以下措施,预防感染发生:(1)冬季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和呼吸道感染。(2)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卫生,积极治疗感染病灶。(3)要求患者戒烟。4.加强营养支持术前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饮食,以增强机体对手术的耐受力。冠心病患者应进食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心功能欠佳者,限制钠盐摄入;心源性恶病质,可给予白蛋白、新鲜血浆、全血等,以纠正低蛋白血症和贫血。5.做好心导管及造影等特殊检查患者的护理:(1)严密观察神志、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2)用沙袋压迫穿刺部位24小时,观察局部有无渗血。(3)导管拔除后穿刺部位需按压止血15~30分钟,并观察肢体的颜色,预防血栓形成。6.手术前测量身高、体重并记录在体温记录单上。7.除一般外科患者术前需做的常规化验外,尚需做凝血机制的测定,如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手术后的护理(2)血压监测:应用有创血压监测可以连续观察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的数值。动脉测压常选用的部位有桡动脉、肱动脉和股动脉。术后宜控制平均动脉压70-90mmHg,并保持血压平稳,如血压低应查明原因对症处理,心律失常、出血、血容量不足等均可引起血压偏低。用升压药维持血压的患者,应根据血压的变化,及时调整升压药用量。动脉测压时应注意:①保持动脉测压管通畅:用肝素液冲洗,每小时冲洗一次。(肝素液可用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1250U),每次1-2ml,也可根据回血量的多少来决定;②测压前调试好零点;③操作中严防空气进入而造成气栓;④定时观察动脉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肿胀,导管有无脱落,远端皮肤的颜色、温度等;⑤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⑥拔管后压迫局部,防止出血。(3)维持适当的血容量:中心静脉压(CVP)正常值6-12cmH2O,中心静脉压可反映血容量。心脏手术后低血容量较常见,应根据医嘱立即给予扩容治疗,输血或血浆,继之补足晶体,以维持血液循环的动态平衡。在扩充血容量治疗中,要避免使用大量晶体,以免增加前负荷,引起血液进一步稀释,造成肺水肿。低血容量纠正后,患者仍然表现为血压低、心率快、尿量少、四肢潮冷、皮肤花斑、烦躁不安等,应考虑为低心排血量综合症,应尽快找出病因,给予药物治疗包括强心剂和血管收缩剂,以改善心肌收缩力。(4)预防心力衰竭发生:如术后出现中心静脉压高、血压下降、心率增快、颈静脉怒张、肝大、尿少、恶心等心力衰竭征象时按医嘱给予强心、利尿药物。(5)心排出量监测:如有设备条件,对危重患者经静脉插入附有电极的漂浮导管到右室,将小气囊充气后,导管可随着血流人肺动脉,除能随时测量肺动脉和肺小动脉嵌入压外,并可利用温差稀释仪,测定心排出量,这是直接测量心功能的可靠指标。(6)观察体温变化:体温增高使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和呼吸困难,因而心脏术后应严密观察体温变化。用监护仪持续监测体温,体温应保持在37.5℃以下,术后早期吸收热可高达38℃以上,如肛温超过38℃应给予降温处理,以物理降温为主,也可用适量的激素,心功能好者,可用冰水灌肠或阿司匹林保留灌肠,对控制心率和保护心功能较为有利。(7)肤色、皮温的观察:皮肤颜色可反映组织灌注的优劣。甲床由苍白变为粉红色,说明器官灌注良好;出现发绀,无论是中心型、周围型或是两者均有,都表示灌注不良,氧和不良。发绀并不一定反映血氧含量,但其发展较快,应协助医师找出原因,及早处理。2.呼吸系统护理心脏疾患往往引起肺脏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体外循环也会对肺功能造成损害,因此,心脏术后患者常规采用机械通气,支持呼吸功能,促进心功能恢复。(1)妥善固定气管插管,防止气管插管扭曲、打折、脱出或移位。(2)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胸廓起伏及呼吸音,每小时听诊呼吸音1次并予以记录。(3)加强呼吸功能监测,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发绀、鼻翼扇动、点头状呼吸及神志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出来。注意观察呼吸机是否与患者呼吸同步,随时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根据其结果调整呼吸机的参数,一般调节潮气量为10-15ml/kg体重,氧浓度40-50%,呼吸频率成人10-15次/分。(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加强气道湿化,预防肺不张。吸痰前给予纯氧吸入,预防发生低氧血症。吸痰动作应轻柔敏捷,避免损伤呼吸道粘膜,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次,以防机体缺氧;若心电图异常,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应立即停止吸痰。(5)气管导管套囊要定时放气,防止呼吸道粘膜因长时间受压引起缺血或水肿。(6)拔出气管插管后,应给予超声雾化,降低痰液的粘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