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兴趣教学法初探.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英语兴趣教学法初探.doc

英语兴趣教学法初探.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Apr.2006,Volume3,No.4(SerialNo.17)美中教育评论US-ChinaEducationReview,ISSN1548-6613,USA56湖北省公安县职教中心黄小燕*摘要:兴趣对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兴趣教学法就是把兴趣作为教学的手段和动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本文根据笔者在英语教学中的体会,就“兴趣教学法”的理论基础、途径和方法略作探讨。关键词:兴趣;教学法、英语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兴趣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主观意识活动”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从事某种活动和追求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兴趣受个体内部需要的驱动,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当个体对事物具有某种需求时,机体内部便处于一种驱动的状态,随之而成为一种行为的动力,即内驱力,引起的是求知的动力。兴趣教学法就是以直观教学为出发点,把兴趣作为教学的手段和动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在英语教学中,兴趣教学法正是指如何使学生具有对英语的强烈需要,激发其兴趣,从而产生巨大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使学生具有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通常来自需要和兴趣两个方面。本文根据笔者在英语教学中的体会,就“兴趣教学法”的意义、途径和方法略作探讨。一、兴趣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早在十九世纪。俄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乌申斯基就主张: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性和掌握知识的持久性等确定教学的方法,同时还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兴趣。兴趣教学法是符合心理学、生理学和教育学原理的教学方法。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明显的优越性。改革开放以来的英语教学实践,也证明了其必要性。1.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教学是符合人的生理的发展的。生理学的研究表明:4-6岁是人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儿童学习母语不仅是参与社会活动的心理需要,而且也是大脑生理功能发展的内在需要。但是进入了青春期之后,其后脑功能的发展就是依靠神经网络结构的复杂化来维持的。这时,学习第二语言就不再成为人的生理发展需要,而是个体心理上的需要。某一外界信号能否有效地输入,一方面是大脑神经网络中解码结构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神经——体液的双向调节,控制大脑觉醒水平的方式来实现的。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对外部事物的探究具有很大的影响,甚而影响到人的生理机制中的解码功能的利用和发挥。从这一角度看,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进行兴趣教学法所必需研究的中心课题。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教学法是遵循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的。列宁曾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由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学生的学习是“感觉——思维——创造”的认知过程和“兴趣——情感——意志”的意向活动的有机统一。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是学生认识过程的必经之路。兴趣教学法正是抓住认识过程中“直观——抽象——实践”的脉络;以教具、简笔画、幻灯、电影、录像等直观手段营造氛围,引出教学内容。然后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知*黄小燕,湖北公安县职教中心英语教师,中教一级;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教育管理。通讯地址:湖北省公安县职教中心,邮编:434300。英语兴趣教学法初探57识的传授,使认识完成从直观到抽象的上升。其次,用表演(专门设计或即兴)、角色替换等形式完成抽象思维到实践的运用过程,这是符合认知规律的。3.从教育学角度看,兴趣教学法是培养和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使其智力因素的发展。学习的成效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促成的。智力因素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本身;非智力因素则指动机、情感、意志、兴趣等个性心理品质。爱因斯坦说:成功=艰苦劳动+正确的方向+少说废话;法国化学家巳斯德说.“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妙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坚持精神。”古语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的说法,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人脑是一个加工厂,而不是堆积材料的仓库。教育作为一种外部力量能否作用于学生,是以学生的本身条件为转移的。当学习的主体在心理上形成了对语言学习的需要时,这种需要就能够促进主体有效地记忆和掌握学习的内容。一旦有了良好的学习动机,就比较容易达到学习的目的。因为,任何活动(包括学习活动)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有积极的学习动机,积极的动机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