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学地理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中学地理教学法/Pedagogyofgeography课程编码:12014007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适用范围:04地理科学学时数:54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课外学时:另安排20学分数:3先修课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核方式:考试制定日期:2004年制定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审核者:林媚珍执笔者:郭建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要求根据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教学计划规定,中学地理教学法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主干课程。它一般开设在三年级下学期,是在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科学方法论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教育基础课程之后,继续学习的一门师范教育的专业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教育科学方法论和培养他们从事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能力。本课程在教育实习之前开设,授课一学期,每周3学时,总计为54学时。(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了解中学地理教学改革及其趋势,明确理解中学地理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体系,初步掌握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地理教学和组织开展地理活动课程的素质和能力。2.提高学生对中学地理教学工作的认识,培养他们对中学地理教学工作的兴趣、光荣感、责任心和事业心,使他们树立热爱地理教学工作的思想,敬业、爱业,积极投入中学地理教学、研究和育人工作。(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实习作业、见习、模拟练习和下中学组织活动等多种教学形式,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以使学习者在参与教学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通过实践练习、形成教师心理,掌握教学能力。(四)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以地理学科课程为其地理科学方法论基础,以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教育基础课程为其教育科学方法论基础。地理教学技能课程、地理课外活动实习配合本课程并提供训练和实践,而作为综合实践和检验性的教育实习与本课程的关系更是十分密切。(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袁书琪,《地理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袁书琪,《地理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地理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05.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中学地理教学法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地理教学的整体和全过程,学科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理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和结构,地理教学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地理教学过程、地理学习方法、地理学习的评价以及地理活动课程教学等。本课程的各个章节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教师应掌握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实现课程的教学目的。绪论主要是介绍地理教学法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地理教学法的科学属性、分支系统和研究方法等内容,使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概括的认识,便于后面内容的学习。第一章学校地理发展概况,主要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世界及我国地理教育的发展及改革的背景,使学生明确地理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树立现代地理教育思想和改革的观念,并用改革的思想和观点指导后面内容的学习。第二章中学地理教学目的,主要介绍了地理教学目的的制定、构成和贯彻实施途径,使学生明确中学地理教学的目的,认识到教学目的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并以此指导教学和分析评价教学。第三章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是本课程的重点章节之一。在分析了地理科学如何转化为地理学科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研究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材。使学生明确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内容标准以及中学地理教材的构成与特点,学会分析和处理教材的方法,为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打下基础。第四章地理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是本课程的重点章节之一。它在简介地理教学原则和进行地理教学方法分类之后,分门别类的介绍各种教学方法、教具、手段及教学活动形式的特点及应用、实施的方法,并通过练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教学技能。第五章地理课的教学是本课程的又一重点。是从整体和综合的角度,先介绍地理教学系统和地理教学过程,再逐一分析地理教学过程的各个部分和环节:备课与教学设计,上课,练习,复习,使学生掌握它们的要求和方法,初步形成整体的教学能力。第六章地理学习的评价,分析教学评价的类型、功能和特点,试卷的编制、评价的组织和实施以及评价后的统计、分析和反馈等。第七章地理活动课程的教学,它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深化,要求学生掌握组织和开展课外活动的能力。要求采用将学生分成小组下到中学,进行一个学期的课余课外活动实习的方式进行。三、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采用何种多媒体教学手段章节主要内容讲授实验讨论习题实践其它小计绪论研究对象、任务等33第一章学校地理发展概况33第二章中学地理教学目的516第三章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516CAI第四章地理教学的原则和方法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