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及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常用版).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4.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及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常用版).doc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及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常用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及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教育公共基础考试复习参考书目为:《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心理学》(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法学》(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李晓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师职业道德》(钱焕琦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本大纲仅供参加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公共科目——《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的考生复习和考试时参考。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教育公共基础笔试》题型包括选择、判断简析、案例分析、阅读分析和论述五种类型。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一、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要素、教育的形态、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的概念:1、广义的,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2、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3、更狭义的,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且内容必须是良性的有意义的。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又叫教育媒介)1、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教育者的基本特征:主体性、目的性、社会性。2、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3、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它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教育的形态:1、原始的教育形态:⑴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⑵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密切结合⑶言传身教和模仿是教育的主要手段2、古代封建社会教育形态: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统称为古代学校教育。学校正式出现于奴隶社会。⑴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是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①从奴隶社会开始,教育便具有了阶级性,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②“学在宫府”是中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特征;③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礼、乐、射、御、书、数;④欧洲奴隶社会的斯巴达教育体系:体操、军事训练;⑤欧洲奴隶社会的雅典教育体系—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灵活为特征⑵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我国:①我国封建社会分为官学和私学;②“唐朝学制”—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地方设有州学、府学、县学;③儒家“学而优则仕”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④教育内容:“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和“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⑤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育;⑥选仕制度和科举制度。欧洲:①两种类型: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②欧洲中世纪教育内容—七艺(三科:文法、修辞法、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③骑士教育的内容—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3、现代社会教育形态: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统称为现代社会的教育新中国教育发展的60年大致可以分为两大时期,以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分为前30年和后30年。前30年,我国教育发生过三次大的失误或冲击,即1957年“反右”扩大化对教育的冲击,1958年-1960年教育革命中出现的急于求成等严重失误,文化大革命10年对教育的严重破坏。这三次大的失误都是在“左”的指导思想影响下造成的。但不能因为上述失误就抹杀前30年教育取得的成绩。后30年,在中国共产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探索是成功的。但是,从国际竞争、国内现代化建设以及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教育需求来看,我国教育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是在经济实力不强的条件下支撑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也决定了现阶段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对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各级各类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更好、更多教育的强烈愿望,与有质量的教育供给不足尤其优质教育供给能力严重不足的矛盾。因此,教育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势在必行。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或教育的本质(育人性)。教育的基本规律:1、教育必须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2、教育必须保持内部结构比例的合理;3、教育必须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1、古代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在西方世界,整个古代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均活跃于古希腊民主政体的雅典。其中最重要的教育思想家是柏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