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项羽本纪》导学案(教师版)(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项羽本纪》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学习作者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3、学会用辨证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去评价项羽,正确分析项羽成败的个人原因和历史条件。课前预习案一、课前简介(一)文体知识:1、什么是传记文学?——传记文学是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既有历史特征,要求“尊重历史”,又有文学的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都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2、传记文学的特点:(1)真实性。(2)艺术性。(3)相当完整性3、如何学习传记文学:分析、把握人物形象。传记文学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必须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来分析、欣赏、评价作品4、传记的学习目标:1)、学会深入阅读传记,不仅了解人物生平事迹,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2)、对人物进行辨正的认识、评价;3)、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4)、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二)《史记》知识填空1、《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2、《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按篇目的内容来分,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归在(本纪);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归为(世家);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归为(列传),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归在(表);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归在(书)。《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3、高中阶段我们还曾学过一篇选自《史记》的文言文,是《鸿门宴》。(三)《项羽本纪》《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二、浏览预习课文(1)请把注解中的注音标注在课文相应位置,并熟读课文,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划出难读难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2)速读课文,梳理课文节选部分的主要情节及概括人物主要性格。章节主要事件主要性格少怀壮志1好兵法,不竟学2观始皇,出豪言3杀郡守,举大事少怀大志,力勇过人,有叛逆精神。不肯竟学,则显出其粗疏的一面叱咤风云1吓退楼烦逼退汉王2击陈留外黄下雎阳3汉军败楚项王退汉英勇非凡,霸气十足。但不沉稳,易怒,莽撞。垓下悲歌1歌别虞姬苦战垓下2义不东渡自刎乌江性情中人,豪气冲天。但在谋略方面欠缺,看不清战争的实质四、根据解释和出处写出有关项羽的成语1破釜沉舟【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2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解释】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问韩信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臣多多益善耳。”3楚界汉河【解释】: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六回:“霎时间烟焰冲霄……仿佛枪林弹雨,依稀楚界汉河。”4霸王别姬【解释】姬: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妾虞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出处】《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5四面楚歌【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6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解释】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7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解释】: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出处】宋•洪迈《容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