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云弄养老村老年活动空间景观设计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6.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法云弄养老村老年活动空间景观设计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doc

法云弄养老村老年活动空间景观设计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外文翻译)题目法云弄养老村老年活动空间景观设计姓名学号专业班级艺术设计1103班所在学院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指导教师(职称)二○一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包括选题的背景、国内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设计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辅助方法、预期设计成果、设计工作进度计划等)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据卫生部相关数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1.8亿,而且每年还以500万-800万的数量不断增加。到了2050年,这个数字将会达到3.32亿,超过总人口的23%。目前,我国31个省市当中己经有26个进入老龄化状态。老龄化社会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并将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等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针对我国未富先老、人口基数大、家庭人口结构变化等一系列特殊的国情,如何使老年人能够健康、舒适地安度晚年,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1]。在我国,多年来家庭养老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施行,家庭供养老人的功能逐渐减弱[2]。新兴养老模式——养老村的出现,养老村内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医疗康复、文化生活和饮食服务等各方面完整的配套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完整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在解决老龄化加剧问题的同时,更好的提升了老年人服务的质量。本次的课题研究位于法云古村,法云古村自然环境条件优越,非常符合养老对优越自然环境的苛刻要求,加上该古村靠近灵隐寺、佛学院等历史文化遗址,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针对杭州老龄化严峻趋势与杭州有着众多老年艺术家的现实问题,希望通过将自然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的法云古村改造成一个艺术家的养老村,从而解决杭州大批老年艺术家养老的难题。1.1选题的背景1.1.1社会背景据统计,早在1987年,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系数已超过10%,1994年,浙江省率先进入老龄社会,到2006年底,杭州市(市区)60岁以上老人共有634711人,占总人口的15.34%。由此可见,浙江的老龄化速度快于全国水平[3]。而杭州作为浙江的省会,人口密集,老龄化问题更加严峻,所以随着杭州老龄化的加剧,杭州老年人的户外活动空间需求也随之增大。经过资料调查和实地调研得出,杭州老年人户外休闲娱乐活动主要包括静坐、晒太阳、阅读、看报、农作、种花、喝茶、打牌、聊天、下棋;户外身体锻炼活动主要包括散步、慢跑、太极、舞剑、体操。通过调研发现,杭州老年人对户外活动空间有着迫切的需求,对杭州老年户外活动空间的研究与设计有利于提升杭州老年人养老的质量和老年生活品质的提高。同时,杭州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都,一方面,吸引着全国大量的老年艺术家到杭州书画的学术交流、创作和居住的活动,另一方面,中国美术学院有大量退休的老年艺术家群体。这些老年艺术家退休后的养老同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老年书画艺术家除了有一般老年人的户外活动之外,还有艺术创作、学术交流和作品展示等针对艺术家这一特殊群体的活动,除此之外老年艺术家喜欢寄情山水,喜欢在自然环境优美的安静的生态环境当中养老,而杭州是一个自然风景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具有天然的自然和文化优势,为这些老年艺术家提供了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本次选题就是针对以杭州大量的老年人艺术家的养老活动空间景观的研究和设计。思考如何在养老村中设计针对老年艺术家这一特殊群体提供的公共活动空间,既满足他们居住、生活、休闲的功能的同时,也能满足其身为艺术家创作(工作)、交流、展览功能相结合的老年人养老村,从而解决杭州老年艺术家的养老问题,进而能够促进杭州艺术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1.1.2项目背景(1)基地区位及周边交通:本次的课题研究是位于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距杭州市中心20分钟车程。法云古村东临灵隐寺风景区,南沿中法路,西邻永福寺,北靠杭州佛学院,基地包括周围茶园在内,总面积为0.144平方公里。(图1.1,图1.2,图1.3)图1.1法云古村在西湖区的位置图1.2法云古村区位图图1.3法云古村周边佛学院、灵隐寺展示图基地现状分析:基地位于杭州市灵隐寺旁边的一个小山村,名为法云古村,占地面积共计14.4公顷,始建于唐朝,曾为附近茶园村民所住。1984年落实私房政策后,原来国家包租部分的住户陆续搬出。期间杭州政府对西湖名胜区的保护与整治,到2005年底,法云古村原有住户近400户,已全部迁出了古村。法云村地处两山交界山谷处,总地势相对平坦,总高差在3米左右。古村中心处有一条长约600米自西南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