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1心理學的特質心理學的定義心理學的門類1.2心理學研究的目的與方法心理學研究的目的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一)—研究態度—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二)—研究程序—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三)—常見研究方法—是對一個人或少數幾個人的行為或心理歷程作深入研究之研究方法個案研究的結果,能對被研究的個人行為或心理歷程可以作相當完整的敘述由個案研究所獲得的知識只能作有限的類推觀察法(observationalmethods)調查法(surveymethods)以統計方法研究一變項與另一變項之間的相互消長或連帶關係相關有正負之分與程度之別兩變項上同具高分或同具低分為正相關;一高一低為負相關相關的程度從0到1.0不等,由0代表完全無相關,由1.0代表完全相關兩變項間的「相關關係」不可當作「因果關係」來推論系統地探索變項間因果關係的研究方法實驗法的兩大任務:系統地操縱自變項,以觀察它對依變項所施的影響將無關因素予以控制,以突顯操縱變項的效果實驗設計:取樣所得個體隨機分派至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組接受自變項的操縱,控制組則接受無關但類似自變項的操縱實驗後兩組在依變項上的比較便成為估計實驗結果的依據避免「實驗者的偏誤」影響實驗效度可採「雙掩法」(double-blindmethod)1.3心理學研究的偏誤與道德爭議1.3.1心理學研究的偏誤1.3.2心理學研究的道德爭議1.4心理學發展的回顧與研究取向1.4.1心理學發展的回顧(一)結構論的創立(二)功能論的反響(三)行為論的興盛(四)完形心理學的警惕(五)心理分析論的震撼(六)人本論的啟示(七)認知論的崛起(八)演化心理學的新興1.4.2心理學的研究取向研究可觀察的外顯行為將行為看作「反應」,將引起反應的環境因素或安排看作「刺激」相信人一切行為都是對外在刺激的反應希望透過對刺激與反應關係的探究,找到能夠安排適當學習情境、改善人的行為之道對「與生俱來的本能」有深入探索的興趣相信「潛意識衝突」與「早期兒童的發展經驗」可以充分解釋個人的行為及其異常現象認為「自我」的各種行為不外是調解「本我」與「超我」間彼此衝突的結果關心人內在真實經歷著的經驗與感受,而不光是外在行為相信人天生具有「自我實現」的需求,追求「自我決定」的自由,與保持「積極向善」的取向人的行為決定於上述人類獨有的特質心理學便應揚棄環境控制行為的行為觀點,應研究個人的「自我需求」、「主觀經驗」、「自我瞭解」、與「自我實現」重視認知歷程對個人適應環境的作用研究選擇性注意、概念的形成、知覺經驗、資訊處理、思考、創新、解決問題等認為個人對外界的認知是主動的,是根據既有認知系統而進行的,也是富含意義的相信遺傳、基因、生理運作對人的心理與行為有決定性的影響強調遺傳的影響,關注神經系統(尤其是大腦)與內分泌的功能,並探討情緒與動機(如飢、渴、性慾等)的生理基礎近年來的研究不僅發現心理異常與遺傳的關聯,也證實藥物對行為的影響將個人的行為與心理歷程看作社會文化的產物社會文化不僅塑造其成員的基本行為特性,社會文化也為個人行為賦予意義關注全球化趨勢衝擊下,個人如何適應社會文化的變遷,與不同社會文化間的衝突1.5如何學習心理學對心理學學習者的建議想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