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性态分析课件.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52 大小:1.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成本性态分析课件.pptx

成本性态分析课件.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学习目标第二章知识脉络图管理会计被称为“用于企业决策的会计”或直接称为“决策会计”,不同的决策决定了不同的信息需求,而任何与会计相关的决策都离不开相应的成本信息,也就是说企业管理当局决策的多样化直接导致了成本信息的多样化,即所谓的“不同目标,不同成本”。这样,一些新的成本概念出现了,人们按照决策的不同需要也有了对成本的一些非传统性的分类。也称生产成本,是指为制造(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支出,即“生产经营成本”。制造成本可根据其具体的经济用途分为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其他制造费用三类。值得注意的是:生产方式的改变和改进对上述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的划分及三者的构成有直接的影响。如生产的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会导致上述意义上的制造费用在生产成本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增大;再如生产的专业化分工的加深会导致制造费用的形象更加“直接化”。也称期间成本或期间费用,通常可分为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其共同特点是其成本支出可以使企业整体受益,但难以描述这项支出与特定产品之间的关系。成本性态也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的总额对业务总量(产量或销售量)的依存关系。按成本性态可以将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一)固定成本1.固定成本与业务量的关系是指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固定成本总额虽不受业务总量变动的影响,但若站在单位业务量所负担固定成本多寡的角度来考察,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与产量成反比关系,即产量的增加会导致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的下降,反之亦然。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专用生产设备的月折旧额为10000元,该设备最大加工能力为4000件/月。当该设备分别生产1000件、2000件、3000件和4000件时,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如表2—1。从上例中可以看出,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与产量呈反比关系,即产量的增加会导致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下降,反之亦然。我们若以F表示固定成本,m表示业务量,a表示单位业务量所负担的固定成本,则上述关系(即固定成本的性态)可以通过a=F/m这样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来表达。在给固定成本定义时冠以“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的定语,也就是说固定成本的“固定性”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定条件的,或者说是有范围的。这种限定条件或者说范围在管理会计中叫作“相关范围”,表现为一定的期间范围和一定的空间范围。如2012年江大租旅游公司的车接送教职工,每辆车年固定租金是5000元,每天只能接送一次,下图显示了年租金的相关范围。另外,年与年之间的租金可能会发生变化。1.变动成本与业务量的关系是指在一定的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如直接材料费、产品包装费、按件计酬的工人工资、推销佣金以及按加工量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均属于变动成本。假定例2—1中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为20元。当产量分别为1000件、2000件、3000件和4000件时,材料的总成本和单位产品的材料成本如表2-2。若以v表示变动成本总额、m表示业务量、b表示单位变动成本,则变动成本的性态可以通过v=b×m这样一个数学模型来表达。1.含义:是指那些“混合”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不同性质的成本。2.分类第三节混合成本的分解历史成本法的基本做法就是根据以往若干时期(若干月或若干年)的数据所表现出来的实际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来描述成本的性态,并以此来确定决策所需要的未来成本数据。假定某企业去年12个月的产量和电费支出的有关数据如表2-3。去年产量最高在12月份,为1200件,相应电费为2900元;产量最低在2月份,为600件,相应电费为1700元,按前面的运算过程进行计算如下:2.散布图法其基本原理与高低点法一样,也认为混合成本的性态可以被近似地描述为y=a+bx,区别在于a和b是通过坐标图而非通过方程式计算得到的。基本做法就是在坐标图中,以横轴代表业务量x,以纵轴代表混合成本y,将各种业务量水平下的混合成本逐一标在坐标图上,然后通过目测,在各成本点之间画出一条反映成本变动平均趋势的直线(理论上这条直线距各成本点之间的离差平方和最小)。这条直线与纵轴的交点就是固定成本,斜率则是单位变动成本。以例2-3的数据为基础3.回归直线法散布图法是通过目测的结果来勾画混合成本性态的,恐怕可以勾画出多条反映成本性态的直线来,而且很难判断哪一条直线描述得更为准确。回归直线法运用最小平方法的原理,对所观测到的全部数据加以计算,从而勾画出最能代表平均成本水平的直线,这条通过回归分析而得到的直线就称为回归直线,它的截距就是固定成本a,斜率就是单位变动成本b,这种分解方法也就称作回归直线法y=a+bx。又因为回归直线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