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赏识教育——心理高端培训听后感.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赏识教育——心理高端培训听后感.ppt

浅谈赏识教育——心理高端培训听后感.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介绍四位老师通过培训使我认识到,婴幼儿期对快乐和痛苦的体验对人的心理形成至关重要,人的思维和行为都事出有因,情感和冲突都决非偶然,都与婴幼儿期所经历的体验相互关联。目前的冲突和性格特征都可追溯到儿童期的幻想、愿望等,更与儿童期所经历的疾病、事故、剥夺、虐待、遗弃等重大事件休戚相关。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基地,不良的家庭环境和错误的教养方式,往往会使儿童学业失败、品德错误和行为异常,并对其社会性发展产生消极作用。青少年学习不良、反社会行为、违法犯罪行为和家庭资源、家庭教育气氛、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环境等密切相关。谈谈我最受益的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几个观点教育孩子,就是要“陪孩子成长”,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关系大于教育。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孩子的根本。我们所提倡的良好关系不是过于亲密的、过度依恋的纠缠关系,而是一种相对自由、和谐、彼此相互尊重的关系。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多要靠引导,引导的关键在于给孩子选择的空间,但同时让孩子明白,他必须对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其二、用成长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是必须要犯错误的,对于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要允许他犯他那个年龄的错误,如果不犯错误,他就失去了通过犯错的经验去学习、应对和成长的机会。心理老师就是要缓冲校规对孩子产生的过度约束,缓冲现实与内心的冲突,以达到温柔的连接。其三、教育方式大于教育内容。教育孩子没有固定的‘正确’模式,有效才最重要。孩子一般都有逆反心理,而且蔑视权威,家长越在孩子面前扮演专家角色,孩子越不听话;要告诉孩子一些实用的东西,而非正确的东西,很多正确的东西只能活在书本里,而实用的东西会在生活里展示它的生命力!我的切身感受我以前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在十年前,我把我妹妹的儿子(那时他9岁)带到了我家里抚养,教育,由于孩子本身来时学习不好,因而对孩子的情感投资少,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临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不给孩子任何自主性的空间,剥夺了几乎所有的娱乐时间让他学习,孩子点滴进步时也没有及时得到鼓励、赞赏与肯定,当他经过努力已考到全班第9名时,我却从未表扬过他,反而又要求他争取全班第一名,总拿他与我的女儿比(女儿总是班上的第一),使他失去了信心,产生了反感、抵触,这又反过来加剧了他的学习不良,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后,他学习不仅没有上去,而且经常说谎、有时逃学、上课做小动作,放学不回家,甚至对我充满了仇恨和敌意,我那时,总认为他真是一堆烂泥,根本糊不上墙,学习是一个漫长的马拉松,我们应该用马拉松的精神面对孩子,成长的路上应该多一些鼓励与赏识,少一些批评。一个孩子,你今天说他笨,明天说他笨,他本来不笨,他也相信自己笨了;一个孩子,你说他行,我说他行,大家都说他行,他就坚信自己行,就会想方设法表明自己行,这就是否定和赏识的教育结果。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误,不犯错误就发现不了问题,家长也要批评,但要注意批评的技巧,可以用激励的语言批评孩子。其实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只有放下架子、蹲下身来,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探寻他们的独特感受,体悟他们的精神需求,了解他们的世界,才能让自己真正成为孩子心灵上足以信赖的伙伴!任何行为包括非适应性行为都是因为得到了强化而固定下来的,正性强化得到好结果,负性强化出现坏结果。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对于孩子应该多给予肯定和表扬,多使用激励的语言和积极的心态,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变换交流沟通的方式,可能教育的效果会更好一些。欢迎指导!ThankYou